(資料圖)
資料來源: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為貫徹落實關于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的要求,深入實施相關條例,提出可供參考的指導性建議和典型案例,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組織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有關單位、機構和地方編寫了《廣東省數字經濟發展指引1.0》并于7月5日發布。
該《指引》共涵蓋十一篇,分別為總體思路、數字產業化、工業數字化、農業數字化、服務數字化、核心基礎數字產品、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數據資源開發利用保護、數字技術創新、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服務支撐體系。
該《指引》系統地提出了廣東省數字經濟發展“2221”的總體框架,即“兩大核心、兩大要素、兩大基礎、一個保障體系”。兩大核心即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其中數字產業化包括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和數字經濟新興產業,產業數字化包括工業數字化、農業數字化以及服務數字化。兩大要素即數據資源、數字技術,發揮數據資源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的驅動作用,發揮數字技術創新作為重要推動力的引擎作用,共同構筑數字經濟內生動力。兩大基礎即核心基礎數字產品和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一個保障體系包括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和服務支撐體系,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
該《指引》指出數字產業化是發展數字經濟的核心內容,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重點介紹了消費電子產業、電子系統產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以及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網絡安全等數字經濟新興產業。在產業空間布局上,以廣州、深圳為主引擎,推進珠三角核心區深度一體化。以廣州等為依托建設高端化智能終端產業集聚區。粵東粵西粵北地區主動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粵東地區重點承接珠江東岸電子信 息產業帶輻射,發展電子信息上下游配套產業;粵西地區重點加強與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的配套協作,打造原材料、基礎件和設備制造集聚區;粵北地區重點打造珠三角電子信息產業裝備配套產業基地。
該《指引》指出推動產業集聚發展。省級層面加大對全省數字產業相關園區的指導與支持, 鼓勵各地市打造數字經濟特色產業園。發揮省創新創業基金作用,為產業企業提供天使投資、股權投資、投后增值等多層次服務。地市層面結合本地基礎和優勢,因地制宜建設錯位協同的數字產業基地和園區,重點培育新一代電子信息、軟件與信息服務、超高清視頻顯示、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智能機器人、區塊鏈、量子信息、數字創意等數字產業集群;建設運營一批產業孵化加速平臺,提升重點園區產業孵化能力,打造特色孵化品牌。
近年來,數字經濟已成為驅動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目前廣東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近一半,規模全國第一。廣州和深圳位居我國城市數字經濟競爭力第一梯隊。2021年,廣東省數字經濟增長值規模達5.9萬億元,連續5年居全國首位;電子信息制造業規模連續31年居全國第一;5G基站、光纖用戶數、4K電視產量等均居全國前列。廣東數字經濟呈現加速發展的良好勢頭。
關鍵詞: 廣東省數字經濟發展指引1.0 數字經濟 數字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