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本欄目精選過去一周內6~8份熱門報告,重點關注數字科技及相關賽道,并提煉出核心觀點,希望能夠對您的工作或學習有所幫助。所有報告來自01FINDs找報告平臺,10W+精品報告,掃碼即可查看。
目 錄
一. 中國信通院&零壹智庫《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2年)》2021年有16個省市區數字經濟規模突破1萬億元,較去年增加3個。從經濟貢獻來看,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數字經濟已成為拉動地區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數字經濟GDP占比已超過50%。圖1 2021年我國部分省區市數字經濟規模、占比、增速
在數字化投入體量方面,從增長幅度看,三產數字化投入規模增速快于一產、二產,其中ICT產業數字化投入增長較快。與2007年相比,全國數字化投入總規模增加1.85倍,第一產業數字化投入增加0.77倍,第二產業數字化投入增加1.63倍,第三產業數字化投入增加2.68倍,其中,ICT 產業數字化投入增加1.97倍。在數字化投入占比方面,縱向對比來看,以中西部地區為主的省區市更加重視第三產業數字化投入,以東部地區為主的省區市更加重視第二產業數字化投入。我國三產數字化投入占第三產業投入比重的平均值為6.8%,有14個省區市第三產業數字化投入占比顯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中西部地區省區市占比達到64.3%。我國二產數字化投入占第二產業投入比重的平均值為4.2%,也有11個省區市二產數字化投入占比顯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東部地區省區市數量占比達到63.6%。二. 煉石《2021數據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技術白皮書》2021年我國數據安全市場規模為69.7億元,預測在2023年我國數據安全市場規模將達到127億元。從實戰需求看,日趨嚴峻的網絡安全威脅讓企業面臨業務風險,數字產業化迫切需要數據安全能力,而產業數字化轉型帶來數據安全新需求。當前,我國數據安全產業處于起步期,相比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尚有很大增長潛力,這既是短板也是市場機會。隨著實戰化和新合規的要求逐步深入,數據安全將迎來廣闊的市場空間。2025年全球數據量將高達175ZB。其中,中國數據量增速最為迅猛,預計2025年將增至48.6ZB,占全球數據圈的27.8%,平均每年的增長速度比全球快3%,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數據圈。面對指數級增長的數據,數據共享流轉、數據跨境流動、新技術演進、新業態出現等均會帶來潛在伴生風險。因此,需要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從內外部威脅梳理,從縱深演進分析數據安全面臨的威脅和挑戰,有助于倒逼技術產品創新升級,深化危機應對措施,化解重大風險挑戰,保障數據安全。三. 零壹智庫《聚合支付機構大全(2022)》我國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持續擴大,2022年Q1的交易規模為93.78萬億元。第三方支付市場規模持續增長,聚合支付滲透率也在不斷提高。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官網披露已備案的13421家收單外包服務機構中,業務類型含聚合支付技術服務的有463家。其中,有104家于2020年備案,307家于2021年備案,同比增長200%左右;2022年上半年,52家聚合支付機構完成備案,較上年同期減少69%。圖2 2020H2-2022H1聚合支付機構備案情況
已備案的聚合支付機構最早成立于1995年,此后成立的機構數量逐年增加,2015年成立數量最多,有45家。63家公司在成立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內即完成了備案。圖3已備案的聚合支付機構成立時間
已備案的聚合支付服務商的注冊地址分布在26個省市,其中廣東和北京最多,各89家;其次為上海,達71家。三地合計249家,占已備案機構的半數以上。已備案的聚合支付機構中有445家(96.1%)可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業務。四.京東科技《數字家庭2025白皮書》2021年中國數字家庭市場規模達9371億元,同比增長15.2%,2021-2025年中國數字家庭CAGR將達18.5%,2025年中國數字家庭市場規模將達18468億人民幣。圖4 2018-2025年中國數字家庭市場規模及預測
在智能化功能中,智慧物業類功能(如線上預約家政、維修等生活服務)、智能安防類功能(如住房內智能安全防護系統和樓宇監控)、社區網絡系統以及家居控制類功能是當前覆蓋率較高的智能化社區功能。智能娛樂類(影音/教育/酷玩)產品和智能環境類產品是最為普及的2種智能家居產品。此外,需求程度較高的智能照明、清潔、廚電和安防類產品也是當前家庭購置較多的智能家居。但是需求較高的智能衛浴類產品的購置比例還相對較低,未來可能有較大的增長空間。用戶主要以全屋智能產品成套方式購買為主,尤其一線城市更傾向成套采購產品。一線城市用戶更關注產品的功能和智能化程度,新一線城市用戶更關注產品的安裝和操作便利性,二線城市用戶更關注產品的質量。圖5 購買智能家居產品方式
五.畢馬威《2022年全球及中國未來財富管理行業趨勢及展望報告》截至2020年中國居民個人可投資資產總規模達31萬億美元,2016至2020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1%。到2025年,中國居民的可投資資產總規模將達到50萬億美元,2021至2025年期間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與此同時,中國財富管理市場的各類資管產品規模已達103.3萬億元人民幣,2014至2020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6%。我國居民可投資資產仍處在高速增長階段,為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圖6 2014 -2020 中國各類資管產品規模
市場上各類玩家各具優勢:· 從資管市場規模上看,銀行理財始終是市場上的中堅力量,預計未來銀行理財仍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2021年末凈值型理財產品余額為26.96萬億元人民幣,占存續理財產品規模的92.97%。·中國個人商業養老保險市場潛力巨大。2021年三大支柱養老保險占比分別為58.16%、35.45%、6.40%,相比海外成熟市場還有很大增長空間。·中國內地第三方財富管理市場仍處在起步階段,2019年中國第三方財富管理規模為4891億美元,中國內地第三方財富市場滲透率僅為6.2%,遠低于中國香港的32%和美國的62%。六.Mob研究院《2022年中國企業級SaaS行業研究報告》中國企業級SaaS品類多樣,To B服務遍及全行業,已突破500大類應用,主要以傳統IT的SaaS為主,以協同、CRM、HR為代表。隨著業務垂直場景的變化與爆發,非標準化SaaS服務市場已經崛起,但與發達國家還存在差距。自2015年起,企業級SaaS B輪及以后融資比例逐年提升。過去10年,紅杉、經緯、高瓴等明星資本紛紛入場,逐漸將中國SaaS帶入快速車道,2021年開始投資熱度逐步回升。我國應用SaaS市場預計2023年規模超千億,但仍較為分散。從細分賽道看,市場覆蓋率最高為CRM,最暢銷類別為CRM、數字營銷、協同辦公及HCM。其中數字營銷逐漸受到企業重視,占比穩定上升。圖7 歷年國內企業級SaaS最暢銷服務類別
中國企業級SaaS細分行業規模持續走高,CRM、ERP與辦公協同依然為行業規模前三。財稅SaaS子行業具有明顯上升趨勢。5大細分賽道中,ERP與財稅管理市場集中度最高,其中用友市占率第一。Salesforce、北森分別為CRM和HCM賽道的TOP企業,CRM(包含SCRM與客服等子領域)與HCM集中度待提升。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