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5年時間,發卡量超過10億、覆蓋29個省261個城市,全國2137個三級醫院和4088個二級醫院初步實現院內醫療服務信息互通共享……在由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健康卡應用與管理專業委員會主辦、騰訊健康協辦的“全國電子健康卡(碼)高質量發展交流會”上,電子健康卡最新數據正式公布。
從普及發卡到深化應用,當前電子健康卡已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如何更好發揮電子健康卡的工具屬性,讓公眾在看病就醫、健康管理、疫情防控上更有安全感、獲得感和便捷感?9月27-29日,在“全國電子健康卡(碼)高質量發展交流會”各主題會議上,與會專家們進行了積極交流和探討。
騰訊作為電子健康卡官方戰略合作伙伴,也分享了微信電子健康卡開放平臺在醫療、健康、公衛三大場景下的創新解決方案和實戰積累,為電子健康卡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落地,提供了具有借鑒意義的具象化答案。
多項創新應用,便捷就醫“一卡通”
2019年1月,國家衛健委統計信息中心與騰訊正式達成電子健康卡創新應用戰略合作,在全國范圍內推進電子健康卡普及應用,助力“互聯網+醫療健康”惠民便民服務應用落地。據騰訊健康電子健康卡事業部解決方案架構師劉雪梅介紹:“三年以來,微信電子健康卡開放平臺已接入全國23個省級行政區、5000多家醫院。微信成為目前發卡量最大的一個渠道,發卡量超過5億。”
廣覆蓋和高普及率之余,同時也有極具獲得感的創新服務支撐。居民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騰訊健康小程序、微信卡包、微信搜一搜等多個入口快速打開電子健康卡,將掛號、簽到、智能預診、排隊提醒、繳費、報告查詢、報告AI解讀等就醫流程用一個二維碼串聯起來,實現診前、診中、診后全流程“就診一碼通”,極大提升醫療服務效率和患者就醫體驗。
結合就醫場景,會上劉雪梅主要列舉了在診療全流程中的四個創新實踐。
第一個是掛號防黃牛應用。基于騰訊沉淀多年的防水墻、風險策略模型等能力,微信端電子健康卡應用可以通過調用防黃牛API接口能力識別是否為黃牛行為。對醫療機構來說,僅需接口調用就能便捷接入;對于患者而言,整個過程是無感的,不會降低掛號體驗。
第二個是智能預問診,也是智慧醫院服務三級評級的必選項之一。基于疾病癥狀AI決策引擎,微信端電子健康卡應用可以引導患者在候診時梳理個人病史,將收集的患者過往病歷、檢驗檢查報告,生成結構化的診前病歷初稿供醫生參考,提升醫生問診效率。目前,該應用已在吉林、云南、四川、山東等多家醫院開展試點。
第三個是基層轉診。為了緩解居民看病貴、看病難等問題,很多地區試行了首診、逐級轉診以及雙向轉診模式。“日前,微信電子健康卡開放平臺已與東莞衛健委建立合作,面向已經簽約家庭醫生的居民開放了線上申請轉診服務,不僅實現了患者和醫生的互動,還實現了基層社區服務中心與上級醫療機構的業務協同。”劉雪梅說。
第四個是電子陪護證。疫情防控背景下,多地提出住院一患一陪護的要求。為此,微信電子健康卡開放平臺在多個省份醫院上線了電子陪護證應用,與陪護人員核酸報告接口、健康碼狀態、患者住院信息打通,解決紙質陪護證無法獲取健康狀態、核酸及部分信息無法辨別真偽等使用痛點。
云南是騰訊電子陪護證上線應用的省份之一,會上云南省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主任高峰就該實踐進行了分享。他說,電子陪護證能將電子健康卡和云南健康碼進行融合,實現信息自動關聯。對于居民來說,在線即可辦理,無需到住院區提交資料,非常方便;對醫院來說,既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同時也大大提升了院感防控的安全性,真正讓老百姓、讓醫務人員擁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豐富連接能力,全民健康“一卡管”
2020年12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下發《關于深入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下稱:《通知》)鼓勵各地探索利用統一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入口,推進居民電子健康檔案與電子病歷的融合應用,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務。
微信電子健康卡開放平臺的健康場景正是以此為基礎而打造。該場景下,騰訊以電子健康檔案為核心,基于微信ID,以電子健康卡ID為唯一主索引,形成以個人為中心的分布式連接,實現健康信息跨系統流轉。
據劉雪梅介紹,微信電子健康卡開放平臺就像一個連接器,向下可以連接各個地方衛健委的電子健康卡卡管平臺、全民健康信息服務平臺、疫情防控服務平臺以及各醫療機構的HIS系統等;向上可以連接國家衛健委、疾控中心、醫療機構的微信渠道入口;同時,對外與13億微信用戶連接,讓信息能夠在開放平臺上與各種應用進行交互,實現更多健康服務的可能性。
以陜西為例,陜西省衛生健康信息中心副主任吳德剛分享表示,電子健康卡的用戶端以健康陜西公眾服務號作為統一入口,管理端以微信電子健康卡開放平臺為應用入口,在健康服務方面,可實現以家庭為健康管理單元,圍繞個人健康賬戶,為每個陜西人打造一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賬戶。
目前,微信電子健康卡開放平臺已經能夠提供家庭健康管理助手、兒童健康助手、孕產健康助手、慢病管理助手、健康生活助手、家庭醫生簽約等創新應用,未來隨著需求的進一步深化,更多健康管理應用也將陸續落地。
緊跟公眾需求,防疫出行“一鍵查”
疫情防控是當下電子健康卡另一個主服務戰場之一。《通知》中,就提出要推進全國各地“一盤棋”的抗疫服務。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信息技術支撐,包括強化早期監測預警,加強疫情防控支撐,深化防疫服務等內容。
針對新冠疫情防控,騰訊為電子健康卡推出了從核酸檢測、防疫出行到疫苗接種、院感防控等多個場景的創新服務與應用,讓電子健康卡可實現核酸檢測結果、疫苗接種記錄等信息查詢。同時,面對核酸檢測與新冠疫苗接種需求,還上線了防疫服務點查詢、核酸采樣預登記、新冠疫苗預建檔、一鍵查詢核酸及新冠疫苗接種記錄等十幾項便民惠民服務。
云南也是微信電子健康卡開放平臺高效落地疫情防控場景的代表省份之一。“云南是全國最長的邊境省份之一,邊境防控疫情壓力非常大。”高峰表示,結合云南旅游城市特性,為了保障4000多萬戶籍人口核酸檢測的數據穩定性,云南聯合騰訊在全國首創使用電子健康卡作為新冠疫苗建檔的渠道,接種時居民可直接掃電子健康卡進行登記,出示電子健康卡就可完成接種,接種完成后,信息自動進入系統,非常迅速。
如今,覆蓋醫療、健康、公衛三大場景的微信電子健康卡開放平臺,已經打造出120多個應用服務。同時,在開放生態下,已有1500多家醫療生態服務商,為平臺貢獻了各類的應用服務。劉雪梅表示,未來,微信電子健康卡開放平臺將繼續發揮技術、連接和生態優勢,專注構建通用、便捷、安全的電子健康卡開放平臺業務,通過各種讓居民更有獲得感的創新醫療健康服務,實現高質量發展,以每一個“健康中國人”為依托,助力健康中國戰略落地。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