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廣東歌舞劇院打造,曾點燃2021年整個夏天的原創高燃音樂劇《使命必達》將于2022年7月2日至3日在深圳的南山文體中心劇院炙熱回歸!除深圳外,音樂劇《使命必達》還將于6月25日登陸江門演藝中心僑都大劇院、6月29日登陸廣州大劇院、7月16日登陸佛山樵山文化中心劇院。
目前,四座城市均已啟動開票。這部曾在2021年7月被觀眾盛贊“演唱跳打全都在線!”“絕對值回票價!”“太燃了!”的音樂劇首次將拳擊元素融入創排,將再一次加載熱血,成為2022年的熱血限定回憶!
“快遞拳王”登場,熱愛永不散場
音樂劇《使命必達》以一位快遞小哥業余時間練拳,最終成為中國第一位WBA雛量級青年拳王金腰帶得主的勵志故事為創作靈感,講述了快遞員鄒力為了尋找失散多年的妹妹,陰差陽錯誤入沒落拳館,一舉沖擊拳賽冠軍的故事。
小小快遞站能否咸魚翻身,拳擊館能否重鑄昔日榮光。音樂劇《使命必達》以落魄的快遞站和衰落的拳擊館兩條主線串聯起一個個鮮活的小人物,從白天“搬磚”晚上直播的斜杠青年到放下執念尋求自我和解的拳手,讓每個人都能在故事中看到些許自己的影子,在這趟有笑有淚的滾燙旅程中重新找到熱愛的價值。
赤手空拳少年時,熱血燎原不畏虎
少年開始闖蕩世界的路,赤手空拳孤注一擲,他所擁有的,會是什么?——這便是音樂劇《使命必達》想回答的問題。
從烽火狼煙到驛站鏢局,從戰爭年代的雞毛信到龐大而有序的現代物流,風雨無阻使命必達的信念代代相傳,對快遞員來說,“使命必達”是責任和擔當;從方世玉的少林拳到葉問的詠春拳,從霍元甲的迷蹤拳到黃飛鴻的醉拳,對致力于將拳館文化發揚光大的拳手來說,“使命必達”是拼搏和傳承。
在解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中,觀眾看到了“直播”、“流量”等當下產物,同時也看到了“功夫”、“醒獅”等傳統文化元素;看到了“功夫”與“拳擊”的碰撞,也看到了“功夫”與“嘻哈音樂”的結合。音樂劇《使命必達》通過對大群體中的小人物的細致刻畫,對“使命”和“必達”進行了全新拆分和解讀。“使命”是少年的赤子之心與拳拳熱愛,“必達”是年少的一往無前與意氣風發,“使命必達”是一種昂揚向上的生活態度,是一種賦予年輕人嶄新生命意義的精神力量。
在這個“反內卷”的年代,音樂劇《使命必達》將賦予現代年輕人真正的生活熱情與奮斗激情。正如廣東歌舞劇院院長熊健所說:“我們希望通過這部現實題材作品,展現出每個平凡的小人物都是新時代的追夢人,都可以擁有的不凡的閃光點和使命。”
頂級主創陣容 共創熱血超燃“音樂動作大片”
由廣東歌舞劇院創排的音樂劇《使命必達》匯集了國際音樂劇行業頂尖人才,劇中既有搖滾、說唱等倍受年輕人喜愛的流行音樂元素,又融入了武術、醒獅等豐富的嶺南文化元素,節奏上也如南拳一般闊幅沉馬、迅疾緊湊,為觀眾帶來妙趣橫生、扣人心弦的觀演體驗。
導演高瑞嘉代表作有原創音樂劇《隱婚男女》(榮膺第十二屆韓國大邱國際音樂劇節“最佳國際音樂劇獎”)、音樂劇《阿波羅尼亞》等,他希望通過《使命必達》傳達出“找到熱愛,放下執念”的人生哲思,也賦予了作品“燃而不卷”的豁達氣質。
制作人李思音在采訪中提到,團隊特地邀請到“金腰帶”現役拳手及國家一級運動員、全國武術冠軍等多位專業人士,對演員們進行動作指導和武術指導。
舞蹈編導邀請到韓國知名編舞張恩淑擔任。“將拳擊、武術融合在舞蹈里,是《使命必達》舞蹈編排上的一大亮點”,為此她也特地學習體驗了南拳。
為了配合劇中燃值破表的拳擊、武打場面,作曲童達琴在編曲配器創作上將嶺南民族元素融入搖滾、說唱之中,將吾輩青年理想傳承的動人內涵詮釋得淋漓盡致。作曲張曉丹則運用百老匯早期音樂劇常用的搖擺節拍來增加場景音樂的韻律性和喜劇性,讓整部劇張弛有度,輕松爆笑中不乏溫情。
拳拳之心,熱血勝金。
使命必達的路上,期待與你相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