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預防促健康,普法惠民筑屏障。為提升居民殘疾預防能力、增強殘疾人及其家庭的法律意識,更好保障殘疾人合法權益,7月30日,南山區殘疾人聯合會攜手南頭街道辦、南山醫院、南山婦幼以及普瑞眼科、好聲音聽力等愛心機構,共同開展了一場大型殘疾預防與普法宣傳系列活動。
本次活動聚焦“殘疾預防”與“普法宣傳”兩大主題,居民可以在義診攤位獲取耳部健康、視力保護、兒童康復及老年人防跌倒等專業殘疾預防知識。普法宣傳攤位也為市民提供了殘疾人保障法、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等法律法規的權威解讀。此次活動面向轄區居民,特別是殘疾人群體,通過健康義診、公益服務、知識宣教等形式,普及殘疾預防知識要點和法律常識,旨在提升居民殘疾預防意識與能力,增強殘疾人法律素養,倡導全社會共同守護健康、維護權益,共筑關愛、預防與法治并重的社會環境。
愛心義診 筑牢健康防線
義診及輔具適配咨詢區整合多學科專業資源,為不同人群提供精準健康服務。眼科攤位提供視力篩查,針對兒童青少年開展近視防控專項指導,為老年人普及白內障、青光眼等眼病預防知識;耳科攤位聚焦全年齡段聽力保護,講解噪音性耳聾防護措施,強調新生兒聽力篩查的重要性;輔具適配區展示常見輔具適配注意事項,為老年人、殘疾人現場講解、試用輔具。
“我母親總說耳朵悶,醫生檢查后說是耵聹堵塞,還教了日常清潔方法,不用跑醫院就能解決,太方便了!”剛陪母親做完耳部義診的劉先生感慨道。康復政策咨詢臺前,工作人員正細致解答市民疑問,周女士拿著登記單說:“之前不清楚輔具適配的詳細流程,工作人員耐心講解,還幫我登記了需求,這種‘家門口’的服務真暖心。”
趣味普法 增強法律意識
除健康義診外,普法也受到眾多居民和殘疾人關注。“法潤民心·趣味普法”宣傳區通過“靜態宣傳+動態互動”相結合的方式,讓法律知識更接地氣。現場擺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等法律資料,設計“知識問答轉盤”等小游戲,參與者在互動中加深對殘疾人法律條款的理解。
“答題贏了小禮品,還記住了殘疾人就業不能被歧視的規定,這種形式比單純看資料好記多了!”參與游戲的中學生小林說。區殘聯公益律師正為市民解讀法規:“不少人問殘疾人乘坐公共交通的優惠政策,我們結合案例講解,大家聽得更明白。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人知道法律如何為殘疾人保駕護航。”
知識宣教 精準預防殘疾
活動現場通過展覽和發放宣傳手冊讓更多居民了解健康常識。記者看到,“知識賦能·互動宣教”宣傳區通過分層分類的知識傳遞,提升不同群體的殘疾預防能力。主題展板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展示四大類致殘因素的預防要點,針對婚孕育人群、兒童青少年等重點群體提供精準知識。
“手冊里講了老年人跌倒后怎么正確處理,我特意多拿了幾本給鄰居們,都是平時用得到的知識!”家住招商街道的張奶奶說。從事化工行業的鄭師傅翻著高危職業防護手冊:“里面說的粉塵防護步驟,比我們平時培訓的還詳細,回去一定按流程操作。”工作人員則根據居民情況主動遞上對應手冊,確保每個人都能找到所需知識。
長期以來,南山區高度重視殘疾預防與殘疾人權益保障普法宣傳工作,廣泛開展主題宣傳活動,致力于讓更多殘疾人享受發展帶來的福利。下一步區殘聯還將在全國殘疾預防日之際,陸續開展多場系列主題宣傳活動,持續深化殘疾預防知識普及與殘疾人法律法規宣傳工作,凝聚更廣泛的社會力量,共同守護居民健康與殘疾人合法權益。(通訊員 趙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