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3年1月6日,“第二屆中國信用經濟發展峰會暨零壹智庫年度峰會”在線上舉辦,會議以“構建數據基礎制度,促進信用經濟發展”為主題,圍繞數字經濟、信用經濟等專業話題開展討論。本次會議由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專委會、深圳信用促進會、零壹智庫、《陸家嘴》雜志、《價值線》雜志聯合主辦,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學數字金融實驗室、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數字經濟研究小組提供學術支持。在本次峰會上,深圳數據交易所市場拓展負責人李東陽發表了題為“深圳數據交易所探索與實踐”的演講,他在演講中介紹了深圳數據交易所的使命與定位,深圳數據要素市場以及交易所取得的成果與建設思路。
以下為李東陽的發言整理:深圳設立數據交易所的使命在于鞏固深圳在數據交易行業的優勢地位,進一步提升在全球數字經濟領域話語權。深圳數據要素市場基礎優勢明顯,在數據資源、數據基礎設施、數據政策匯集和數據產業鏈方面優勢顯著。深圳數據交易所的戰略定位在于成為全國數據資源的匯聚地,數據產品開發高地和領先的數據流通調度中心。
當今,數據已經成為關鍵的生產要素,我國已經迎來數據紅利時代,加快推進數據價值化、發展數據要素市場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依托數據政策紅利,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爭相設立數據交易平臺,搶灘布局數據交易市場。我國數據交易平臺眾多,但場內交易不活躍,主要仍集中于場外數據交易。我國數據交易仍然面臨多種問題,比如數據監管政策不完善、數據相關技術和交易互信欠缺等。目前,由政府或國企背書成立的數據交易平臺,有利于構建可信數據交易環境,能夠在市場規范培育的早期階段,通過國資力量培育數據交易市場生態,為各方參與有價值的數據交易提供信心和動力。
深圳數據交易所成立一年來共完成464筆交易,總交易金額為12.06億元,其中跨境交易金額為1115萬元,交易類型以數據產品為主。深圳數據交易所通過合規保障、供需銜接、流通支撐和生態發展四大能力為市場主體提供全流程服務。
在合規方面,深圳數據交易所建立了內外結合、專家委員會為主的合規審核機制,對交易主體、交易標的和交易方式進行風險評估。
在供需銜接方面,深圳數據交易所強化高質量數據供給,豐富了數據應用場景,對促進數據供需雙方有效銜接提供了幫助。深圳數據交易所首創了基于供需匹配的數據源標簽體系,對不同數據內容進行標簽,實現業務對接。
在數據流通支撐方面,深圳數據交易所打造支撐了數據跨域、跨境流通的“安全可信、可控、可追溯”的交易環境,并推動與隱私計算等技術的互聯互通。
在生態發展方面,深圳數據交易所開展數據商分級分類工作,構建多元開放市場生態,匯聚全國生態資源伙伴。深圳數據交易所也吸引數據交易企業落地深圳運營,共同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
發言最后,李東陽希望本次參加信用經濟發展峰會的專家與領導能夠對數據交易給出一些支持和建議,共同推動我國數據交易市場的發展。
關鍵詞: 第二屆中國信用經濟發展峰會 數據交易 可信數據交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