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3年1月6日,“第二屆中國信用經濟發展峰會暨零壹智庫年度峰會”在線上舉辦,會議以“構建數據基礎制度,促進信用經濟發展”為主題,圍繞數字經濟、信用經濟等專業話題開展討論。本次會議由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專委會、深圳信用促進會、零壹智庫、《陸家嘴》雜志、《價值線》雜志聯合主辦,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學數字金融實驗室、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數字經濟研究小組提供學術支持。在本次峰會上,零壹智庫高級分析師李昕發布了《從外圍到核心:金融信創產業發展報告2022》,并從歷史沿革、行業近況、金融信創案例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等四個方面進行了解讀。
一、以2022年為起點,金融、教育等行業信創有望迎來3至5年黃金期信創是“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的簡稱,適用于黨政兩大體系和金融、教育、醫療、電信等八大行業。其中,黨政信創建設起步于2011年前后,隨著基礎設施工作落地實施,目前已逐步進入常規化階段。2020年,以金融、教育、醫療、電信、能源等為代表的行業信創萌芽。2021年,隨著相關案例規模化落地,金融信創步入元年。2022年,我國積極推進“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國家戰略,教育、醫療信創迎來元年,金融、教育等行業信創有望在未來迎來3至5年的黃金期。在政策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圍繞自主創新技術體系的構建,出臺了網絡/信息安全、企業數字化轉型、數字政府等為關注重點的信創相關政策。根據零壹智庫、數字化講習所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10月底,中央及全國各地方政府共發布信創相關政策166部,其中,中央層面政策35部,地方層面政策131部。在2022年發布67部政策中,含有“十四五規劃”詞條的政策數量占比為32.84%。在“十四五”規劃發布的第二年,響應“十四五”規劃成為全國各地的政策熱點。按專項政策來看,“數字政府”相關政策占比稍高,黨政領域仍為信創產業發展的重點之一。另外,我國已形成53個信創行業組織,包括10個信創工委會、 19個信創聯盟、 21個信創實驗室和3個信創企業生態組織。在信創園區方面,全國15個省級行政區政府在相關政策文件中提及23個已建設或準備建設信創園區。其中,27部政策于2021年集中發布,說明信創集群的涌現迫切需要政府提供更為集中的資源與政策支撐。圖 1:2006-2022年,我國信創發展歷程梳理資料來源:公開資料,零壹智庫,數字化講習所二、黨政信創項目下沉,金融等行業信創項目數量和金額激增2022年,黨政信創項目由省級層面向市級、區縣級下沉;項目類型由園區等基建項目向應用軟件及小型設備類項目下沉。在金融信創方面,2022年為全面爆發階段。據零壹智庫、數字化講習所不完全統計,金融信創起步于2020年7月左右,項目多以OA辦公系統為主。2021年,金融機構對于信創產業基礎硬件和基礎軟件的采購需求量較大。2022年,金融信創項目數同比增長300%,并且呈現向核心業務系統和云資源網絡基礎建設等發力的趨勢。另外,在金融機構中,銀行和證券信創參與度較高,分別占6成和2成。值得一提的是,中小銀行對信創建設持續保持較高的積極性。2022年貼息貸款浪潮疊加國產化替代要求,并實施階段性鼓勵政策。在教育信創方面,招投標項目數量和成交額逐年上升。眾多國內高職院校紛紛發布國產化采購項目。在醫療信創方面,2022年醫療信創招投標成交金額成交金額大幅增長,高達31.6億元。在電信信創方面,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長期以來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2022年,電信行業持續加碼國產IT基礎設施集。值得一提的是,同年,應用軟件產品出現爆發式增長。在能源信創方面,根據測算,2022年能源信創招投標成交件數高達1454件。需求方中,水電領域和煤炭領域成為能源信創發展的主力軍。圖 2:2022金融信創需求方機構分布(不完全統計)資料來源:零壹智庫、數字化講習所整理分析三、金融信創:信創云、0A為建設重點在銀行方面對于國有大行和股份行,兩者集中在對于信創云平臺、信創適配業務系統的建設和改造方面。其金融科技子公司,不僅在母行的信創建設上有一定貢獻,并且能夠將成功的信創經驗帶到同業中。對于中小銀行,城商行、農商行以及農村信用社的信創發展大多借助于外部廠商,采取合作或者是項目招標的方式,對自身的單一系統或者是硬件設備進行改造。在證券和保險方面,證券信創建設主要集中在數據庫改造、OA系統適配、交易系統的改造、虛擬化軟件項目和用戶系統建設等方面。保險信創雖然開展較晚,但是卻十分迅速,多集中于軟件方面的改造。由于保險行業業務的特殊性,數據安全和數據儲存尤為重要,多數保險公司在數據信創方面發力,打造更加完善的數據信創環境。四、金融信創發展趨勢:針對核心、云和信息安全趨勢一、金融信創建設由OA、郵件等外圍向數據庫、業務等核心領域深入;趨勢二、信創云建設仍是重點,金融機構集中進行網絡設備升級改造;趨勢三、信創基礎建設逐步完善,后繼硬件維保和軟件服務將引來業務增長;趨勢四、由于金融領域擁有大量的關鍵數據,信息安全建設仍是剛需;趨勢五、國際局勢變化較大,圍繞“高水平自立自強”國家戰略,金融機構可以以3到5年為期,設計和推進信創規劃。
關鍵詞: 金融信創 第二屆中國信用經濟發展峰會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