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作為本次峰會的發起和承辦單位之一,北京生物種業創新聯合體是由首農食品集團牽頭聯合平谷區政府、中國農大、中信農業等15家高校院所及種業龍頭企業組建的。創新聯合體按照“資源聚集、產業協同、開放共享、責任明確”的建設原則,在科研團隊搭建、項目推進、共性平臺建設、畜禽種業行業科技服務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工作,已經成為首農食品集團科技平臺創新的重要成果,成為集團統籌種業科技資源、優化創新體系的重要載體,成為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協同創新資源的重要平臺。
北京市平谷區委書記唐海龍表示,作為農業中關村的核心區、主戰場,平谷近年來把生物育種作為農業中關村重點發展產業方向之一,通過多年積累和發展,集聚了峪口禽業、正大蛋業、北京奶牛中心、大偉嘉等一批種業企業,打造了畜禽種業共性平臺等創新主體,形成了“政府引導、企業主導、院校支持”的“金三角”科技創新合作機制,先后與荷蘭瓦赫寧根大學、中國農業大學、首農食品集團、正大蛋業等30余家創新主體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打造生物種業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首農食品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薛剛表示,集團深耕畜禽種業70余載,近年來提出構建“四縱四橫”的科技發展布局,強化生物種業的源頭作用。搭建基因編輯技術平臺,搭建生產技術創新體系。奶牛育種領域,構建了全國領先、達到歐美奶業發達國家同等水平的種牛自主評價體系,自主構建了奶牛高效快繁技術體系。種雞產業領域,實現完全國產化,突破了種雞“疊層籠養+人工輸精”技術瓶頸,產業化應用成效顯著;搭建智能育種共性平臺。“畜禽分子育種數據中心”和“畜禽種質資源保存和檢測中心”已初具規模,強化育種數據資產的嚴格管控和高效利用,實現“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全力打造種業新質生產力;搭建生物育種協同創新平臺。北京生物種業創新聯合體在2021年第二十九屆中國北京種業大會上正式啟動,它不僅是集團積極推動生物育種創新的重大戰略性平臺,也是北京種業之都建設的核心種業創新平臺。未來,將堅持“產業為本、科技為翼、資本為用”的戰略思路,加強與國內外一流科研機構、高新技術企業的戰略合作,打造更加開放協同的科技創新體系,為世界智能育種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在閉幕詞中肯定了本次峰會的召開對于推動國際智能育種領域前沿技術交流、成果分享、產學研合作所起到的積極作用。他強調,種業科技創新是農食系統轉型升級的關鍵措施,智能育種是種業科技創新的前沿方向,農業創新人才培育與國際交流合作是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的必要舉措。
他對北京生物種業創新聯合體為代表的協同創新平臺給予積極評價,表示中國農業大學愿意與更多世界涉農大學、涉農企業一起,推進全球農業科技創新,加強農業基礎研究支撐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青年拔尖創新人才培育水平、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聚力協同推進世界農業科技創新,為全球的農業食物體系穩定安全貢獻力量。(完)
關鍵詞: 2024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 fff a9 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