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如史書,記錄著城市的滄桑歲月,形成城市記憶的歷史物證,是城市最好的底色。深圳,躬逢偉大時代,造就了勇于創新的文化基因、敢為人先的文化擔當,歷來為世人所稱道。新征程伊始,這座未來之城繼續散逸魅力、激發動力、釋放活力、永葆創新力,引領先行風潮,奏響示范華章,以朝氣蓬勃的姿態遇見全世界。
3月3日,由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主辦的鵬城萬卷領航讀書會在深圳成功舉辦。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系教授劉玲玲,新華三集團副總裁、深圳代表處總經理汪岳義等出席本次讀書會。圍繞《宏觀經濟形勢與產業數字化轉型》,劉玲玲教授帶來了相關的主題分享,從政策角度切入,在深入解讀二十大報告過程中,剖析了新百年目標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并就產業數字化轉型帶來的發展新機遇進行了深入探討。
鵬城萬卷,領航未來。面對各位出席本次讀書會的嘉賓和觀眾,汪岳義首先代表新華三集團表示熱烈歡迎。隨后,他在致辭中提到,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建設數字中國,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敢為人先、勇立發展潮頭的深圳,新華三基于自身技術實力,于深圳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場景中不斷結交伙伴,共同實踐,在賦能深圳百行百業數字化轉型中取得了矚目成果。而此次讀書會通過專家的解讀和分享,將為深圳數字化產業提供一個交流與分享的平臺。他表示,希望新華三可以與深圳共同在新時期把握機遇,直面挑戰,促進數字化創新和不同行業場景的深度融合,以全面實力推動智慧鵬城的發展。
使命擔當 共同邁向高質量發展
二十大作為成功走過百年奮斗歷程,又踏上新趕考之路的關鍵會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劉玲玲教授首先圍繞二十大精神與新百年目標進行了解讀和分享。她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提出明確要求,作出戰略部署,明確了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重點和實現路徑。面對百年未遇之大變局,她表示,我國要通過拉動需求,深化供給側結構改革提高應對復雜環境的宏觀管理能力;推動經濟回到復蘇軌道,做好新一輪穩增長的政策儲備;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穩步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她還指出,中國要實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百年目標,必須依賴人類第四次科技革命賦能,全方位提高生產力質量,以數字經濟助力高質量發展。
緊抓機遇 促推產業數字化升級
基于宏觀發展趨勢,針對中國經濟應如何乘產業轉型和綠色發展東風扶搖直上,劉玲玲教授作了深刻且極具現實意義的分享。在劉玲玲看來,基于宏觀發展趨勢,乘產業轉型和綠色發展東風扶搖直上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機遇與發展機會。她認為,首先,中國產業應順應綠色化、智能化、服務化、定制化工業“新四化趨勢”,才能讓新興產業、傳統產業都可獲得“換道超車”的新機會。第二,要打造新基建,構建智能云數字化平臺,為中國的工業互聯網、物聯網、數字化、智能化筑牢根基。第三,通過數字化賦能新技術,推進產業綠色化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第四,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應立足各地資源稟賦,以數字化、智能化賦能未來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第五,要推進深度城市化的布局,因地制宜制定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惠及人民,助力實現共同富裕。
交流共享方能預見未來,聚力合作方顯發展之力。領航讀書會作為新華三集團與行業專家、資深學者等各方之間交流和溝通的重要紐帶,從政策解讀、探析經濟趨勢與產業發展等方面深入交流,以思想碰撞激發創新活力,為各方深入了解新時代,新要求,新機遇搭建了文化空間與合作空間。站在歷史交匯路口上,面對新的征程,深圳正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牢牢把握以數字技術為核心的新一代科技和產業變革歷史機遇。而未來,新華三集團將繼續深化“云智原生”戰略,依托“數字大腦”的全棧能力,攜手深圳把握未來發展大勢,緊抓數字發展機遇,持續賦能深圳的數字化轉型實踐,共同在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