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華大海洋申報的『魚類分子育種技術研發和應用』項目成果榮獲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業獎成果獎”二等獎。該項目應用高通量測序與生物信息分析技術,開展重要經濟魚類生長、性別及抗逆等遺傳機制及基因組進化研究,構建了魚類分子育種關鍵、共性技術體系,為我國水生動物育種搶占國際技術制高點,開發優良養殖良種質資源提供扎實的理論與技術基礎。
據華大海洋的項目負責人介紹,本項目主要以重要經濟養殖魚類為研究對象,以包括基因組學、轉錄組學、多肽組學、生物信息學、生物學、計算機科學、系統生物學和水生毒理學等多個學科的理論和技術為基礎,構建了成熟的魚類分子育種技術,實現了經濟性狀相關分子標記的快速高效篩選。華大海洋科研團隊克服魚類基因組雜合度高等難題,破譯了包括彈涂魚、大黃魚、金線鲃、刀魚、黑鯛、大口黑鱸、中華絨螯蟹、文蛤等60多個水產經濟動物的基因組。
同時,項目組開展了包括石斑魚、卵形鯧鲹、大口黑鱸、斑點叉尾鮰和中華絨螯蟹等重要養殖水生動物的分子育種研究工作,成功構建了首個石斑魚高密度遺傳連鎖圖譜,聯合發表了國內第一篇水產動物SNP標記高密度遺傳連鎖圖譜文章,使得我國水產動物研究告別了以第一代、第二代分子標記為基礎的低密度遺傳連鎖圖譜時代。
華大海洋構建的魚類基因組選擇育種技術體系,在多個重要養殖品種中實現轉化應用,引領我國進入組學分子育種新時代。
通過分子育種自主研發,華大海洋篩選培育出具有優良生長特性的大閘蟹新品種,多次獲得最佳種質獎和金蟹獎等獎項;聯合獲批農業部認定包括“鲃優1號”、“太湖2號”和“建鯉2號” 3個水產新品種,且三個新品種已在云南、江浙及遼寧等地推廣養殖;該項目的技術成果也被高校及企業應用,且獲得顯著效果。
同行專家鑒定本項目“總體達到國際先進、部分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專家指出,華大海洋『魚類分子育種技術研發和應用』項目及其取得的成果,為我國水生動物育種搶占國際技術制高點,開發優良養殖良種質資源提供扎實的理論與技術基礎。
生物育種是我國打贏種業翻身仗的關鍵。自2012年成立以來,華大海洋始終堅持以“基因科技助力海洋生物經濟發展”為目標和使命,聚焦水生生物資源的保護與開發,以基因科技調控遺傳性狀為基礎,對水生生物進行遺傳育種研究與開發,致力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與產業化發展。
未來,華大海洋將繼續依托海洋生物遺傳與活性物質的科研基礎,加大對于種源經濟與海洋生物醫藥的研發,建立深圳種源經濟發展、海洋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研究及開發技術體系,進一步夯實海洋生物和微生物靶向篩選生物活性蛋白、多肽及小分子藥物開發管線研究基礎與產業化發展,力爭在海洋生物資源高端開發利用領域,居于全國領跑地位。
附:本項目主要發明創新點
1、本項目構建了成熟的魚類育種關鍵、共性技術體系,包含高密度遺傳連鎖圖譜構建技術、數量性狀位點定位連鎖分析和全基因組關聯分析技術;
2、基于多組學方法深度挖掘魚類經濟相關性狀的分子遺傳基礎,解析魚類育種中復雜性狀的關鍵調控網絡機制,深度挖掘育種個體的遺傳特異性,為不同養殖品種實際生產中的精準育種提供理論依據;
3、采用多種算法與軟件,結合基因型和表型數據,通過采用不同基因組選擇算法開發出適合魚類全基因組育種的預測模型;
4、通過魚類分子育種技術研發和應用,創制養殖優良新品種,形成知識產權,為企業發展提供科技驅動力,引領行業標準形成。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