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咸寧網訊 記者焦姣、特約記者徐大發報道:“去年復合種植模式栽種情況良好,產量穩定,今年可以適當擴大規?!?月13日一大早,通山縣黃沙鋪鎮中通村農戶阮士文就接到縣農技人員打來的指導電話。
去年,阮士文在縣農業農村局的指導下,采用復合種植模式種了80畝地膜玉米加紅薯,雖遇干旱仍獲豐收,玉米平均畝產1200斤,紅薯畝產3000斤。今年,他早早就開始采購種子和肥料,為春耕春播做準備。
通山地理位置特殊,山地丘陵較多。為更好利用土地、增加土地種植指數,通山縣農業農村局多年來廣泛推行復合種植模式。
“目前實行的復合種植模式包括地膜玉米加紅薯、玉米加大豆兩種,能充分利用空間和陽光,拉長農作物的有效生長期,使兩種作物均獲得高產,實現一畝地能當兩畝用?!笨h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雷鳴說。
多年來,該縣對兩種模式下農作物的株距、行距不斷調整優化,同時嚴選品種,精準施肥,去年兩種復合種植模式都表現良好。今年,該縣規劃玉米加大豆復合種植1.8萬畝,比去年增加5000畝,地膜玉米加紅薯復合種植3萬畝,與去年持平。
時下氣溫回暖,正是春耕春管的農忙時節,小麥、油菜進入了促弱轉壯、分蘗拔節的關鍵時期,通山縣30余名農技人員分為兩個組,奔走在187個行政村的田間地頭。
黃沙鋪鎮晨光村,農技專家吳宏平正現場給農戶講解關鍵時期的管理要點:“最近雨水較多,你這塊地一定要及時清溝排渠,防止死苗……”
技術指導服務是搞好春耕備耕的關鍵環節。為切實做好春耕工作,該縣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業專家技術分片負責下沉到一線,到鄉鎮村組及田頭地邊巡回指導,確??萍既藛T到戶、良種良法到田、技術要領到人。截至目前,已累計服務43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