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下午,深圳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下稱“國研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下稱“深圳三院”)與騰訊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劉磊,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圳第三人民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盧洪洲,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盧水華,騰訊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副總裁張紓翔,騰訊智慧醫療總經理張國棟等嘉賓共同參與了協議簽署。未來,各方將強強聯手,在醫療數字化轉型、智慧化應用發展等方面展開密切合作,全面推進國研中心、深圳三院的醫療數字化轉型升級。
國研中心是深圳首家也是迄今為止深圳唯一一家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于2019年5月由科技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軍委后勤保障部和國家藥監局認定。國研中心以感染性疾病特別是結核病防治的國家重點需求為導向,在感染性疾病研究領域發揮龍頭引領作用,開展前沿醫學研究。深圳三院是一所“強專科,大綜合”的現代化三級甲等研究型醫院,目前已建設成為深、港、澳及珠、莞、惠等珠三角地區規模大、設備先進、功能完善的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其主要承擔著深圳和周邊地區傳染病與重大疫情的防控任務并開展綜合醫療服務。
騰訊作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綜合服務提供商之一,致力于整合內部及生態各方的數字化能力,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進行賦能,助力政府、醫院、行業踐行“健康中國”戰略實施。現場,張紓翔表示,騰訊將用自己的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和服務能力,成為國研中心、深圳三院的“數字化助手”,助力“智慧醫院”、醫學科研數字化等基礎設施打造的同時,探索出一條覆蓋“服務”和“科研”的“醫療數字化”升級新模式。
夯實“醫療服務”新基建
2022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1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提出,推進新技術創新應用,鼓勵支持智慧醫療、智慧養老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促進公共服務與互聯網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探索“區塊鏈+”的運用。加快信息無障礙建設。這對醫院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轉型要求。未來,在騰訊強大的技術能力助力下,國研中心和深圳三院將從頂層規劃到基礎服務各環節,進行信息化服務升級,讓醫療服務和醫院管理等功能更加完善。
在規劃層面,依托騰訊在數字化、信息化領域的能力,通過從智慧醫院、科研平臺,到大數據中心、網絡安全、互聯網醫院等智慧平臺的建設和連接,為國研中心和深圳三院完善醫院信息化發展頂層設計。
在基礎服務層面,將以業務需求為導向、以患者為中心、以醫務人員為主體、以信息安全為保障,全面提升國研中心和深圳三院的信息化系統的建設水平,完善一體化信息平臺,打造線上線下、院內院外一體化服務平臺,全面建設醫院信息化安全防護體系,重塑“規則封裝、核心同構、線上線下、院內院外一體化、安全可靠”的醫院信息化系統設計架構,全面助力國研中心及深圳三院實現醫療數字化轉型升級,為醫院實現降本增效,讓市民享受更有獲得感的醫療服務。
共創“醫學科研”新標桿
在新冠疫情期間,深圳三院作為廣東省新冠疫情重點集中隔離地點之一,不僅承擔著深圳地區新冠重癥的收治防控,更擔負了東莞、惠州等周邊城市患者的隔離收治,在疫情的防控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國研中心則是疫情防控背后強大的科研支撐力,一直肩負著及時啟動開展應對疫情的科研攻關,新冠病毒分離、培養、鑒定、抗體研究等新冠相關的系統性研究。
在新冠病毒突發和快速變異的同時,全球“猴痘”、不明原因肝炎等不斷侵襲,對傳染病臨床研究和治療應用體系提出了更高的速度和效率要求。騰訊也成為醫學、特別是流行病學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的“科技加速器”。
在基礎研究方面,借助騰訊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科技優勢和服務優勢,各方將共同打造融合互通、靈活可擴展、安全的醫療研究基礎服務平臺,探索多學科會診以及多種醫療健康場景下的智能語音技術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輔助篩查和診斷領域的科學研究合作,為前沿醫學研究、促進醫研企協同發展助力,提供情報、數據分析等方面的支撐。
在傳染病研究方面,各方將利用騰訊區塊鏈、知識圖譜、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探索建立重大疫情的專業醫療大數據中心、感染類疾病知識圖譜,開展人工醫學影像識別、病理分型等方面的科研合作。
未來,國研中心、深圳三院與騰訊三方聯合,或將為中國醫療服務體系,打造出一個從醫院信息化到醫學研究的“前院后研”新模式,用科技讓醫療、健康、公衛三者能更高效聯防聯動,為國人健康筑造一道更有效、成本更低的防護墻,助力“健康中國”戰略目標更快達成。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