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海底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底撈”)公布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期業績。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海底撈多項經營數據同比大幅提升,取得營業收入188.9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持續經營業務收入增長24.6%;凈利潤22.6億元,創上半年業績新高,已接近2019年全年凈利潤。經營性現金流49.3億元,同比增長90.3%。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海底撈在大中華區共經營1382家海底撈餐廳,“硬骨頭”計劃下部分先前關停門店重開后,餐廳數目同比增加。
翻臺率回升至3.3次/天
今年上半年,隨著客流恢復,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餐飲市場迎來強勢復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6月,全國餐飲收入達24329億元,同比增長21.4%。海底撈以24.6%的營收增速,超過行業平均增長水平。
抓住市場機遇,海底撈利用不同的消費高峰節點,采用“高質價比+新產品+新玩法”的營銷組合拳,激活不同客群的消費活力。同時借助演唱會打造夜宵場景、工作日午餐等手段有效拉升全時段運營能力,持續提升門店流量。
受假期出游帶動,五一、端午等假期消費者出行意愿增強,海底撈推出各類套餐以及季節新品成功拉升門店客流量。數據顯示,2023年端午節的三天假期里,大陸地區海底撈共計接待顧客超450萬人次,較去年端午節客流增長超過40%。熱門旅游城市的客流增長尤為明顯,杭州、廈門、長沙等地的部分海底撈門店日翻臺次數超過了9次。
此外,今年上半年全國演唱會密集開唱,顯著帶動了深夜用餐需求。海底撈部分門店積極利用明星歌單、應援色布置等創意,為意猶未盡的歌迷打造“演唱會第二分會場”,門店自發提供的“演唱會散場巴士接送觀眾”等服務在社交媒體成功“出圈”,受到歌迷顧客的好評,助力翻臺率穩步提升。自7月份起,海底撈與大型票務平臺聯合發起“歡樂續場計劃”,散場后去吃海底撈正在成為越來越多歌迷的“保留節目”。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海底撈餐廳客流量恢復顯著,累計接待顧客超過1.7億人次,整體翻臺率回升至3.3次/天,同店翻臺率3.5次/天。
深耕區域個性化,滿足多元化用餐場景需求
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海底撈優化調整了區域管理和教練制,現有的海底撈所有門店按照地域劃小管理半徑,由19位區域教練分別負責。
此外,海底撈在內部持續進行管理優化。持續優化海底撈“四色卡”打卡制度,圍繞現場服務、產品出品、環境衛生和食品安全四個基本方面開展工作,確保餐廳日常經營可追蹤、可落地。
組織架構的變革與管理的持續優化,為海底撈個性化創新提供了優質土壤。海底撈在財報中表示,鼓勵區域教練結合當地顧客口味,提報并上架區域特色產品,例如北京地區的糖葫蘆和糖人、蘇州地區的小龍蝦炒飯、廣東區域的火鍋生蠔等產品均受到當地顧客的喜愛。
用餐場景方面,海底撈主動創造新的服務和體驗,通過夜宵、生日等用餐場景的個性化服務,顯著加深了顧客與品牌的情感連接。其中,以“過生日”為代表的場景已經成為海底撈的符號。
為了滿足顧客“隨時隨地海底撈”的需求,海底撈社區運營中心持續發力,積極探索一人食、定制團餐、生日聚會、辦公室用餐、節日聚會等多種場景下的外賣需求,針對性推出套餐,定制個性化服務。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在堂食恢復的情況下,海底撈外送業務依然憑借場景創新實現營收4.7億元,同比增長5.2%。
海底撈CEO楊利娟表示,今年繼續聚焦公司的核心管理理念——連住利益,鎖住管理,通過優化組織架構和精細化管理門店讓餐廳的運營狀況得到顯著改善和提升。接下來,將以創業精神繼續推進各項業務的開展,深耕潛力市場,把握長期增長節奏。
版權聲明本稿件為獨家原創,版權為鄭州報業集團有限公司(正觀新聞)所有,轉載或者引用請注明來源及作者,如有違反,依法保留追究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