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全國中小學、幼兒園陸續開學,公安部交管局最新下發通知,部署各地公安交管部門加強新學期學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全力守護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公安部交管局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門要聯合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共同研判分析本地學生上下學交通出行特點和安全風險,扎實做好開學交通安全管理各項工作。
近期,各地學校陸續開學,學校周邊人流、車流增大,學生安全問題又迎來“大考”。公安部交管局下發通知,指導各地公安交通部門加強學生交通安全管理,可謂正逢其時、意義重大。從排查整治學校門口及周邊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到組織開展校內交通安全隱患排查;從督促學校及校車企業排查清理校車安全隱患,到組織開展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各地公安交管部門、教育部門和學校做好新學期學生交通安全管理,關鍵在于念好“嚴”字訣,下足“實”字功。
梳理近年來校園安全典型案例不難發現,校門口及周邊既是安全治理重點,也是難點。公安部交管局要求,全面排查學校門口及周邊道路交通安全隱患,特別是今年洪澇災害受災嚴重地區,要“及時整改交通管理設施缺失、設置不規范等問題”。為此,各地要堅持“嚴”字當頭,“實”字托底,組織力量對校園周邊道路交通標志標線、信號燈、人行設施、分隔設施等開展全面檢查,迅速補齊硬件設施短板。
與此同時,還需嚴管嚴治各類不文明交通違法行為。公安部交管局要求:“優化交通組織,改進停車管理,強化指揮疏導”“加強學生上下學及集中返校等重點時段、重點路段的巡邏管控和秩序管理”。執法實踐中,要依法嚴厲查糾闖紅燈、不禮讓斑馬線等違法行為,以儆效尤,“實打實”整治各類交通頑瘴痼疾。進而“軟硬兼施”,防患于未然、消患于無形。
患生于所忽,禍起于細微。校內安全同樣要以嚴促治、以實促效。公安部交管局要求“聯合教育行政部門壓實各學校的安全主體責任,組織開展校內交通安全隱患排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糾正”。實踐中,要突出抓早抓小,壓實責任鏈條,督促各學校把負責、守責、盡責體現到每個環節、每個崗位上,全力以赴推動關口前移、源頭預防,嚴密織就校內交通安全網。
這方面,一些地方作出了十分有益的探索。比如,北京市根據《2023年中小學幼兒園周邊交通綜合治理工作方案》,要求校內機動車行駛或停放須與學生活動區域物理隔離,如校內不具備物理隔離條件,須禁止機動車進入校園。實現“物理隔離”,預示著通過對校園交通設施進行精細化改造,有效排除學生和機動車直接接觸的可能。對各學校而言,多些這樣的“硬杠杠”,校園安全堡壘定能更加穩固。
校園安全的最大隱患其實是安全意識淡薄。公安部交管局要求,要組織好“知危險 會避險”等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上好交通安全“開學第一課”。各地要以開學為契機,結合典型案例以案說法,既生動又嚴謹地開展交通安全知識進課堂活動,切實增強學生、家長、教師、校車駕駛人等的交通安全意識和避險能力。
校園交通安全管理是一項長期工程、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群策群力。其中,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當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堅持文明守法出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的文明交通素養,幫助孩子穿上自我保護的“鎧甲”。包括廣大家長、學生在內的交通參與者都要主動摒棄交通陋習,自覺成為文明交通的宣傳者、踐行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