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糾集歐盟27個國,總計28個國家在聯合國上提議“禁止在太空進行反衛星導彈試驗”,要求包括解放軍在內的各國軍方,早日禁止直接上升式反衛星武器試驗。提案一出,立馬遭到中俄印等多國集體反對。中國更是將美國的提案稱為“假軍控”,是在掩護美軍在太空中的軍事擴張。
事實上,這并不是中美兩國第一次在“禁止反衛星導彈試驗”一事上產生分歧。早在去年9月,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就曾向聯合國提交過類似的提案。而在更早的4月,哈里斯更是單方面的宣布美國將不再進行反衛星導彈試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美國副總統卡馬拉·哈里斯】
看上去,美國終止反衛星導彈試驗一事似乎是在維護太空安全,中俄等國反對反而是在制造爭端。然而真實情況卻是,美國會在此時積極推動“禁止反衛星導彈試驗”提案,純粹是為了想通過將此提案公約化,使其具備法律約束力的方式,維持自己在反衛星領域上的技術優勢,避免在可見的未來被后發國家,尤其是技術水平提升最迅猛的解放軍所反超。
因為以目前人類所擁有的技術水平,想要實現高效的反衛星作戰,反衛星導彈是唯一的選擇。其他武器諸如反衛星激光、反衛星衛星等,雖然已經有實機出現,但仍處于工程樣機階段,并不具備大規模應用的條件。
【陸基反衛星激光想象圖】
然而有意思的是,美國恰好是當今世界各國中,在反衛星導彈領域積累最深厚的國家。畢竟,作為一個在冷戰時期與蘇聯進行過緊張刺激的太空競賽的國家,美國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著手研制反衛星導彈,并在80年代就進行了飛行試驗。
此外在蘇聯解體后,美國對該領域的投入也沒有像其他領域一樣因為蘇聯威脅的消失而迅速下滑,而是雖有減少,但仍足以讓美國在反衛星導彈領域對其他國家形成技術優勢。
與之相對的是,俄羅斯雖然在蘇聯解體后繼承了蘇聯9成的航天體系遺產。但由于剩下那一成的遺產中包含大量的子系統設備生產廠與設計局,而它們都隨著烏克蘭、白俄羅斯一起獨立了。
【F-15戰斗機發射ASM-135A反衛星導彈】
一系列因素使得那個曾經能夠在反衛星領域中與美國并駕齊驅甚至有所超越的蘇聯,在分崩離析變成俄羅斯之后,其反衛星能力大幅下滑,進一步鞏固了美國在該領域的優勢地位。
正是在這樣的戰略環境下,美國的反衛星能力有了長足且不受外部牽制的發展空間。以至于在蘇聯解體后的這30多年時間里,美國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時間根本不需要擔心與其他國家爆發太空軍事沖突。因為美國完全有能力在這些太空沖突中將對方在低軌道上的衛星一掃而空,而其他國家連還手的能力都沒有。
【美國的ASM-135反衛星導彈】
不過,美國較短的國家歷史顯然讓他們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歷史上從沒有一直強盛的王朝國家,長期的優勢地位往往會讓當事國疏于對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從而為后來者的追趕創造機會。而中國,正是這樣一位發展速度異常迅猛的追趕者。
迅猛到什么程度呢?美國首次發現中國進行反衛星導彈試驗的時候還是在2007年,當時美軍作出的評估還是“尚處于實驗階段”。但等到了2013年時,美軍就開始聲稱中國已經有能力對美國的軍用衛星網絡造成嚴重威脅,并利用摧毀一些關鍵衛星的方式來限制美軍在亞太地區的行動,削減美軍在臺海、半島等熱點地區的戰斗力。
【中國KT-2運載火箭被認為是反衛星導彈技術基礎】
不難看出,隨著中國的反衛星技術越來越強,美國已經難以繼續保持自己在反衛星領域上的優勢地位。
甚至于在中國的應急衛星發射能力也一同高速增長的當下,五角大樓方面已經開始擔心,即便未來的美國有能力在中國摧毀美國衛星的同時,將中國的衛星也摧毀殆盡。美國也將在接下來的補星階段中處于劣勢,進而輸掉與中國的太空沖突。
為了避免這一情形發生,美國顯然需要想辦法來確保美國在太空沖突中的優勢地位。而在美國難以在短期內提升自己的應急衛星發射能力的當下,反向限制中國的反衛星能力,也就成為了美國方面為數不多的選擇。
正因如此,美國才會罕見的在聯合國上積極推動“禁止反衛星導彈試驗”提案。這種“上房抽梯”與“過河拆橋”的舉動,被我方會斥責為“假軍控”真的是一點都不冤枉。因為此舉最后的結果只有一個——維持了美國人的一家獨大,那相對應的就是各大國戰略力量的進一步失衡。
【外媒繪制的中國導彈反衛星試驗示意圖】
當然,考慮到這個提案是在聯合國上被提出的,而中國作為五大常任理事國擁有一票否決權。所以美國的這些提案能夠造成的影響實際上相當有限,最多也就是在國際政壇上膈應我們一下。這次美國會拉攏27個盟友國家一起提案,也只是為了顯得自己人多勢眾而已,并沒有太大的意義。
畢竟,在今天這個中美戰略博弈日益激烈的國際環境下。實力才是決定國家話語權的關鍵,縱使美國能夠背靠西方國家集團,在國際社會上做到“一呼百應”。倘若沒有足夠的實力與中國分庭抗禮,人多勢眾也不過是鳥獸作散的前提而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