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機構 | 零壹智庫 數字化講習所
【資料圖】
發布機構 | 零壹財經 數字化講習所
報告主編 | 柏亮
執筆團隊 | 李昕
報告主筆 | 李蕙汝摘要:云知聲于2012年成立,2023年6月27日向港交所提交招股申請書,擬在港股上市。
云知聲重點開發智慧生活及智慧醫療場景下的AI解決方案。2023年公司正式推出600億參數的大語言模型山海大模型,實現AGI技術的再度升級。
公司2020年至2022年的財務數據展示出具有良好的創收能力及盈利能力,然而由于不斷增加的研發費用及員工成本,公司三年間一直處于虧損狀態。需要注意的是,公司應收賬款數據持續變差,回款能力變弱,加重現金流負擔。
一、公司概況(一)公司介紹
云知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知聲”)2012年于北京成立,2019年轉變為股份制公司,截至2023年6月20日,公司的注冊資本為6939.25萬元。2023年公司通過D3輪融資7.22億元,2023年6月27日向香港聯交所首次遞交招股書。需要提及的是,2020年11月,公司曾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提交上市申請,然而針對招股書中有關公司市場占有率的表述,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明確表示數據高估,完全與事實不符。2021年2月,公司以發展戰略為由,自愿撤回上市申請。
在公司技術平臺云知大腦的賦能下,云知聲深耕AGI技術,主營智慧生活和智慧醫療場景下的AI產品及解決方案。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22年公司是國內第四大AI解決方案提供商,在智慧生活及智慧醫院AI解決方案市場中均排名第三,在年度收入超過5億元的企業中增長最快。
2016年公司開始構建面向大規模商業應用的人工智能技術體系,包括人工智能模型訓練、Atlas人工智能基礎平臺以及專注于人工智能模型行業增強的知識圖譜平臺;2017年公司推出首個基于BERT大語言模型UniCore及相關AI解決方案;2019年初公司實現了提升BERT認知能力的提升,并在病歷質控產品的醫學知識圖譜中采用了有關能力。AI模型的演進推動公司擴展AI解決方案的應用,公司逐步實現從單一產品解決方案向行業解決方案的轉變。2023年,公司推出擁有600億個參數的專有大模型山海大模型,成為公司技術平臺云知大腦(UniBrain)的新核心并在智能醫療及智能生活產品中應用,使產品的通用能力得到增強,為AI大語言模型商業化帶來新的進展。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288項注冊專利及563項專利申請。
(二)股權結構
截至2023年6月20日,梁家恩、黃偉及康恒通過簽訂一致行動人協議,成為公司最大的股東集團,合計持有股份約33.93%,其中董事長梁家恩直接持股3.78%;CEO黃偉分別通過云思尚義(天津)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及北京云創互動投資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間接持股24.08%及3.8%;公司執行董事康恒直接持股2.27%。
自成立以來,公司經歷了超10輪融資,吸引了眾多外部資本,其中2017年及2018年的C輪融資加入了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中網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有限合伙)的資本投入。截至2023年6月20日,北京京東尚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京東旗下全資子公司)持股3.27%,中網投持股6.37%。表1:公司持股比例超5%股東列表數據來源:招股書、數字化講習所、零壹智庫二、財務狀況
(一)營業收入保持上升趨勢,三年虧損11.07億元
2020年至2022年,公司營業總收入分別為2.61億元、4.56億元、6.01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51.7%;公司連續三年虧損,凈虧損額分別為2.98億元、4.34億元及3.75億元。公司營業收入增長勢頭有所減速,2021年及2022年同比增長率分別為74.75%、31.77%;2022年公司凈利潤的同比增長率從-45.64%增加至13.59%。公司收益的逐年增長主要原因是公司業務擴展至新的垂直行業并開發了更廣泛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
2020年至2022年公司剔除股份支付開支以及贖回負債利息的融資成本,經調整后的凈虧損額為2.1億元、1.72億元及1.83億元。凈利潤的逐年虧損主要系由于公司業務增長產生的研發開支以及各項員工成本,公司預期仍會保持研發投入力度。(以上為報告節選,完整版請下載原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