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023年1月17日,由天府新區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成都金融業聯合會、零壹智庫主辦,中國零售金融智庫、《陸家嘴》雜志承辦的“第四屆中國零售金融發展峰會”在線上召開。本次峰會由新網銀行作為支持單位,并得到了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學數字金融實驗室、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小組的學術支持。會上,上海市軟科學研究基地-上海大學上海科技金融研究所執行副所長孟添發表了題為“開放銀行與嵌入式金融”的演講。
以下為孟添的演講摘錄:開放銀行的概念來自于英國和歐洲,英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CMA)提出的開放銀行概念是:為包括小企業在內的消費者提供共享信息的一種全新安全模式,允許新興和現存的公司提供超高速支付方式和創新銀行產品。英國相關政府部門推出開放銀行的主要原因是為了促進整個銀行業市場的競爭,鼓勵銀行提供更具競爭力、更具創新性和更偏重技術的產品和服務。孟添認為,開放銀行是傳統銀行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一個必然方向;開放銀行不只是一個單純的技術平臺,更是一場銀行涉及客群、渠道、產品、運營和風控等的變革;開放銀行,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依托各類生態場景,通過API或SDK等技術與第三方在數據、算法和業務流程等方面實現融合共享,最終完成銀行整體架構的轉型。關于國內外開放銀行的區別,孟添表示,在驅動模式上,國外是由監管政策和行業標準推動開放銀行發展,而國內是自下而上通過市場驅動,銀行基于提升自身競爭力尋求合作伙伴,促進業務跨界合作;在開放內容上,國外開放銀行以開放數據為主,通過數據共享做增量創造價值,促進金融科技及第三方新創企業發展,為客戶提供更好服務,而國內開放銀行目前開放的更多是產品和服務,借助金融科技將產品和服務嵌入合作方的場景中,從而拓展服務渠道獲客。此外,在監管方面,目前國內還沒有形成系統性的開放銀行監管框架,建議合理借鑒國外的先進監管經驗,形成適應中國市場的開放銀行監管格局。最后,孟添介紹了與開放銀行緊密相連的概念“嵌入式金融”(Embedded Finance)。嵌入式金融是指將需要通過銀行才能獲得的金融服務嵌合到非金融機構的產品或服務中,包括支付、信貸、保險、投資理財和其它金融服務等。嵌入式金融使消費者和企業能夠更加便捷和及時地獲得金融服務支持。這與現在常提到的銀行即服務(Banking as a Service,BaaS)也非常相關。BaaS旨在通過第三方渠道為客戶提供銀行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是一個端到端的流程,以一種透明的方式,在不需要或者少量自主開發的前提下,作為渠道向客戶提供各銀行類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服務。據相關機構估計,到2026年,全球嵌入式金融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380億美元。一方面,嵌入式金融成為了增長的新引擎,為金融機構、第三方平臺、實體企業帶來創新與業務,為數字普惠金融未來發展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另一方面,也帶來了數據保護、網絡安全及監管等方面的挑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