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高通脹,今年以來多國央行加息動作頻現。上周,即有多個央行宣布繼續加息,以求達到經濟實現可持續的供需平衡。
10月3日,以色列央行宣布將基準利率上調0.75個百分點至2.75%,以抑制不斷升高的通脹率。這是以色列央行今年第五次加息,其基準利率已達到2011年1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以色列央行聲明稱,過去12個月該國通脹率為4.6%。今年7月,以色列年化通脹率升至5.2%,為2008年10月以來最高。盡管今年4月至今以色列央行五次加息,但本幣新謝克爾仍然貶值明顯。以色列央行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新謝克爾對美元匯率為3.583比1,為過去兩年多來最低。
同樣是為應對過高的通脹水平,澳大利亞也在持續加息。10月4日,澳大利亞儲備銀行(央行)宣布,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2.6%,同時上調外匯結算余額利率25個基點至2.5%。這是澳央行今年第六次加息。澳大利亞央行行長菲利普·洛表示,繼續加息將有助于澳經濟實現“更可持續的供需平衡”,這對降低通脹也是必要的。菲利普·洛預計,未來幾個月通脹水平會進一步上升,將在明年隨著全球供給側問題等逐步解決而增速放緩。澳央行預計,澳大利亞今年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增幅約為7.75%,2023年略高于4%,2024年約為3%。
10月5日,新西蘭央行宣布將基準利率上調50個基點至3.5%,以抑制高通脹。這是該行自2021年10月以來連續第八次加息,也是今年4月以來連續第五次加息50個基點。新西蘭央行認為,美聯儲持續加息和國際市場風險對新西蘭元造成持續貶值壓力。如果新西蘭元持續疲軟,會繼續加大通脹上行壓力。新西蘭央行發布的報告稱,受烏克蘭危機等國際因素影響,新西蘭國內食品和能源價格高企,核心消費者價格漲幅仍然過高,勞動力市場依舊短缺,對新西蘭的產能造成限制。
對于全球經濟的現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10月6日表示,世界經濟遭受了多重沖擊,正經歷一場根本性轉變。為應對當前局勢,她呼吁相關國家遏制通脹,共同支持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格奧爾基耶娃呼吁政策制定者重點關注3大優先事項:堅決遏制通脹,制定負責任的財政政策,共同支持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她還建議相關國家實施改革,共同努力應對糧食安全和氣候變化問題,消解全球脆弱性的深層次因素。(本報記者 劉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