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當非遺太極拳的行云流水與粵語經典《聲聲慢》的清澈童聲在商業空間交織回蕩,當香港設計師及藝術家梁家耀先生的公益IP“小Pi”與深港青少年的藝術共創作品相映成趣時,前海印里主辦的“印里欣約·深港同源——共筑媽灣煙火氣”活動正式拉開帷幕。這場為期10天的文化盛宴,在前海管理局及媽灣社區黨委的通力支持下,以“深港同源”為紐帶,通過非遺展演、公益互動、藝術共創、宋韻市集等多元形式,探索商業空間向“文化共融平臺”的轉型路徑,構建起“公益賦能商業、商業反哺社區”的創新生態。
深港同源:從文化共鳴到情感共同體
“山海相接,深港同源;庭院相聚,煙火共鳴。”活動啟幕儀式上,主持人的開場白道出了媽灣片區作為深港地理與文化交匯點的獨特基因。作為前海“庭院式慢生活社區”的核心載體,前海印里以“向欣而生”為理念,將商業空間轉化為文化共融的平臺。前海管理局、媽灣社區黨委、深國萬印、香港青年協會廣東省辦事處、公益IP“小Pi”創作者及香港設計師協會副會長等深港嘉賓的到場,更凸顯了活動的雙城聯動屬性。
非遺文化的現代表達成為啟幕儀式的亮點。太極文化傳承人王連君先生演繹的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以“剛柔并濟、陰陽相生”的招式,詮釋了中華武術在現代商業場域中的新生。“太極拳不僅是肢體的運動,更是東方哲學的具象表達。”王連君在表演后表示,“深港同源的文化根脈,正需要這樣的傳統智慧來連接。”
而公益IP“小Pi”的亮相,則為深港情感聯結注入了溫暖注腳。這個由香港設計師及藝術家梁家耀先生為先天性右眼失明女兒創作的形象,以“Perfect Imperfection(完美的不完美)”為核心理念,象征著對多元差異的包容與尊重。活動現場,嘉賓共同為小Pi雕塑“添彩”,綠色代表生機、藍色象征包容、紅色傳遞熱情,最終誕生的“五彩小Pi”將陳列于印里街區,成為深港同心的文化地標。
公益+商業:商業模式的溫度創新
“公益不是商業的附加項,而是社區生態的有機組成。”印里項目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活動中,ICAN公益(大齡心智障礙青年就業工作坊)的37位青少年成為絕對主角:他們演唱粵語版《聲聲慢》和原創曲目《sunshine在心里》,用清澈嗓音詮釋嶺南文化的溫婉和堅韌;他們帶來民族舞蹈《麗江三部曲》《阿細跳月》,以靈動舞姿展現生命力量;他們參與“小Pi大變裝”創作,將畫作印制成愛心背包,并由深國際領導、梁家耀等嘉賓贈予特殊兒童群體。
這種“公益IP+商業場景+社群參與”的模式,打破了傳統慈善的單向輸出。正如梁家耀所言:“小Pi的使命是讓公益從‘悲情敘事’轉向‘能力展示’。當心智障礙青年的藝術創作被制成商品、他們的表演登上舞臺時,社會看到的不再是‘弱勢群體’,而是獨特的創造力。”
藝術共創則成為連接深港青年的紐帶。薈同學校學生與香港藝術家合作的“深港藝術共創工作坊”,通過攝影拼貼、藍曬工藝再現媽灣生活場景;梁家耀指導學生設計的“可持續庭院花園柵欄”,未來將落地制作并放置于印里街區,標注“薈同學生共創”字樣。這種“專業導師+青少年+公共空間”的創作模式,既提升了商業空間的文化質感,又為青少年提供了社會實踐的平臺。
社群運營公式:煙火氣的營造方法論
從啟幕儀式到持續整個9月的系列活動,前海印里通過“文化錨點+多元互動+長效運營”的社群模式,將“媽灣煙火氣”從概念轉化為可感知的生活體驗。
文化錨點的打造體現在對在地性與傳統的深度挖掘上。9月13-14日舉辦的“宋韻市集”,匯集青梅酒坊、宋錦手作、簪花體驗等6項非遺技藝,市民可親手制作草木染擴香石、體驗活字印刷,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宋式美學。而“勇氣的種子”市集則邀請社區青少年售賣原創作品,通過交易行為培養自信與社會責任感。
多元互動則打破了商業空間的邊界。活動設置“小Pi大變裝”“擊掌互勉”等互動環節,參與者在網球館網墻繪制小Pi形象、在能量墻寫下鼓勵話語,完成后可獲得“創造力勛章”“勇氣勛章”。這種“低門檻參與+情感共鳴+物質激勵”的設計,有效激活了社群活力。
長效運營機制確保了煙火氣的持續升溫。除啟幕活動外,整個9月還將開展“深港藝術共創展”“小Pi藝術展”“勇氣的種子”主題市集等活動,形成“周周有亮點、月月有主題”的社群生態。
結語:從空間載體到生活方式
傍晚6時,啟幕儀式在薈同學校的器樂合奏中落下帷幕,但印里街區的熱鬧才剛剛開始:宋韻市集的青梅酒香飄四溢,小Pi互動區的孩子們笑聲不斷,深港居民在庭院中漫步交談……
“印里欣約·深港同源”活動的意義,遠不止于一場商業營銷。它以“公益IP”為情感紐帶,以“文化共創”為連接方式,以“社群運營”為長效機制,探索出商業空間參與社會治理的新路徑。正如公益IP小Pi所象征的包容與勇氣,前海印里正用“向欣而生”的理念,讓深港文化在媽灣的庭院中生根發芽,讓商業空間真正成為“有溫度的社區客廳”。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