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檔走進自然林區“對話”大國珍稀樹種的人文自然紀錄片《大國之樹》強勢出圈,以獨特的自然視角帶領觀眾認識大樹進行人文科普、探尋年輪故事。由騰訊新聞出品、中國農業銀行獨家冠名、中國綠化基金會作為公益支持、小河傳媒承制的《大國之樹》第二季將于11月27日起每周三在騰訊新聞、騰訊視頻正式上線。水哥王昱珩仍將作為尋樹官繼續陪伴觀眾走進奇妙多彩的自然植物世界,在城市與森林間找尋鏈接,通過大樹與人物的故事繼續“在年輪中尋得意義”。
誠如水哥在本季總預告提到的“一切為我們所用,而那些被我們排除在外的東西正在消失”,看似對經濟發展“無用”的植物生態,背后卻深受歷史文化的沿襲與影響,甚至會引起環境保護等社會議題。因此了解身邊大樹,挖掘人與大樹共通的生存智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第一季相比,《大國之樹》第二季收攏了“在遠方”的磅礴觀感,主張放慢腳步發現“在身邊”的自然植物之美。透過年輪存在的印記見證一代代“年輕人”不同的選擇與堅守。本季還在節目中新增人文漫談版塊,通過和不同背景、職業、經歷的嘉賓交流當地大樹的故事,傳遞更具人文溫度的自然知識,輸出更具情感共鳴的觀點探討。同時在節目官方視頻號拓展提供慢直播內容,為觀眾提供大自然天然的療愈力量,補足情緒價值與精神價值,帶動公益、環保有關的社會議題探討。
以身邊大樹為引寄托社會情緒 借自然生態之力賦予精神價值
不久前,《大國之樹》第二季策劃進行了一場“樹友交流會”直播,節目導演、水哥、廈門大學環境科學博士劉毅、專業生態攝影師張小蜂、社區花園改造設計師魏閩共同暢聊了本季亮相的不同樹種場景,尤其對首期播出的紅樹林回味無窮。嘉賓對于身邊大樹、自然生態的認可和向往溢于言表,尤其是主要從事野外螃蟹圖鑒工作的張小蜂和水哥一見如故,兩個人不斷感慨拍攝中的驚喜收獲,很期待與大家分享有關螃蟹與大樹之間的趣味共存現象,更多碰撞火花將在11月27日上線的首期節目中正式揭曉。
“人類存在發展行走的基礎就是興趣和好奇,讓不同的樹開不同的花?!彼缪劾锏闹参锷鷳B獨具美感,正因如此,全國各地風格各異的文旅打卡路線不斷出圈、把中國風山水風景刻畫入微的游戲IP火熱霸榜,大自然與人類的感官情緒相互交融、生生相息?!洞髧畼洹返诙緦ьI觀眾走入紅樹林、桑樹、城市社區花園的植物世界,在身邊的大國大樹上投射人類需要的社會情緒和精神價值,滿足不同的情感需求。本季節目還別具匠心地進行了畫面品質升級,為觀眾帶來動態、靜態壁紙級別的精細質感,讓觀眾找到屬于自己的精神樹洞。11月21日起每周四,《大國之樹》第二季還將在官方視頻號推出不同主題的慢直播內容,充分展現節目對觀眾情緒價值的重視,滿足大眾的療愈心理。
首期走進遠古紅樹林生態秘境 “大國之樹”生態鏈保護引思考
即將于11月27日上線的第一期節目里,水哥和張小蜂將前往海南三亞鐵爐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在遠古又龐大的紅樹林體系里邂逅神秘的螃蟹族群,發現原始灘涂森林中相互依存的情誼。水哥曾在拍攝時感慨紅樹林就是桃花源,是“臭水溝”里的新天地,這樣的生態反差魅力讓人十分好奇節目會怎樣呈現關于它的精彩自然知識。與此同時,紅樹林與養殖產業之間的歷史羈絆再次引發了關于生態保護的思考與討論。正如節目中所說,“在紅樹林身上你能理解什么叫世界本是荒蕪,但生命卻一直在創造奇跡”,只有積極通過對公眾開展紅樹林保護的宣傳科普,才能喚醒人們對它的重視。就像中國綠化基金會所倡導的“保護古樹名木,全民共建共享”,一代代人正在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環保信念守護著這片國家最古老的紅樹林區。
與上一季相比,《大國之樹》第二季“在年輪中尋得意義”的節目主張意義更為深遠。一方面,本季節目給出了發現身邊大樹的新視角,引導觀眾挖掘近在咫尺的大樹美;另一方面,是帶來了見樹如見人的生態滋養體系,延續了對樹種的科普分享,同步摸索討論經濟發展下的綠色生態更優解。是怎樣的生物讓水哥感慨長到審美點上了?會自斷其臂的“高潔”生物和紅樹林是如何實現雙向奔赴的?靠海吃海的漁民對紅樹林有怎樣的情感寄托?11月27日起每周三鎖定騰訊新聞、騰訊視頻《大國之樹》第二季,第一期“奇妙的海上森林”帶你走入紅樹林的地下秘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