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0wauq"></bdo>
  • <tfoot id="0wauq"></tfoot>
    • <s id="0wauq"></s>
    • <sup id="0wauq"></sup>
    • <sup id="0wauq"></sup>
      深圳熱線

      山洪撕裂的小鎮在慢慢恢復

      2024-09-18 12:56: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來源標題:山洪撕裂的小鎮在慢慢恢復


      (資料圖)

      時間在墻上停住了——6時1分46秒。

      在湖南省資興市州門司鎮,一座臨河工廠二樓的鐘表,從7月27日清晨以來,就沒再跳動過。這只是洪災來過的一個毫不起眼的證明,工廠主曹志斌沒心思關心這鐘表。他終日泡在工廠里,灰頭土臉地清理著殘存的裝備,等待東山再起。

      那是位于羅霄山脈深處的小鎮上少有的工廠,生產藤椅和數據線。受淹時,最高水位達到5.7米,山洪吞噬了他所有的設備、產品、原料,讓他在那天早晨,一下子變成一個負債累累的男人。

      據新華社8月19日消息,臺風“格美”帶來的極端強降雨,在資興造成山體滑坡19513處,塌方45629處,152個村道路中斷,1714戶11869間房屋倒塌,12.8萬人受災,26個村的50名群眾因災遇難、15人失蹤。州門司鎮是資興市受災最嚴重的鄉鎮,曹志斌的工廠則是鎮上受災最嚴重的工廠。

      9月1日,洪災過后的第37天,工廠里的鐘表還是壞的,門窗還到處漏風,他就靠著4臺拼湊組裝的機器,帶著7名鄉村女工,重新開工了。

      “我不復工,更加沒機會。”站在簡陋的廠房里,他抽著煙說,“只有這條路能走”。也只有他自己清楚,這條災后重建的路會很難走,也會很長。

      重啟生活

      在州門司鎮,廢棄的東西正在被拉走,嶄新的物品正運進來。

      小鎮上四處都能遇見收廢品的人,在疏浚中的河道邊、在等待重建的校園中、在剛拆掉的危房旁。“高價上門回收報廢車輛”的橫幅,張貼在通往受災村莊的路邊。

      他們趕到資興受災最重的小鎮,用相當低的價格,收走泡了水的家電、車輛、門窗、廢紙。一位教師進了泥水的迷你冰箱賣了8元。

      新的東西也正涌入災區:新的卷簾門、新的摩托車、新的貨柜、新的招牌、新的桌椅板凳等。通往受災村莊的路上,人們帶著新的鞋、新的鍋、新的拖把、新的涼席、新的鋁合金窗戶往家走。

      一位在鎮上賣建材的老板,有時要到下午三四點鐘才吃午飯。進入災后重建階段,對于鋼材的需求量很大,他來不及洗干凈店鋪墻上的泥痕,就開門營業。整條街上受災門面的新卷簾門,都是他安裝的,他少有地請了兩個幫工。

      損壞不嚴重的物件,就洗一洗、修一修、焊一焊,接著用。一家摩托車店也很忙,店主每天都在修泡水的摩托車,受災以來,他已修近100輛,20多天前送來的還在排隊。現在,這里的人不會丟掉任何一件勉強能用的東西,哪怕是被沖到遠處的河里,也要找回來。他們甚至并不避諱從河道里撿回不屬于自己的桌椅板凳。

      在建材店對面的瑞瑞燒烤店,洪水只給店主留下掛在高處的3臺風扇和1張營業執照。店里的冰箱、廚具、桌凳等設備,多數都被沖走,他沿著河道去下游找,只從泥里扒出一張桌面,現在店里的設備全是重新購置的。

      開門營業第四天,老板決定手寫一張菜單,因為打印的太貴了,要100多元。他花兩元買來一張紅紙,裁剪出四分之一,請人用黑筆寫下新菜單貼在墻上:“豬頭肉15元……隔子肉17元……”

      盡管生意趕不上以前,但燒烤店老板娘自我安慰道,“慢慢地做,慢慢會好起來的”。

      燒烤店門前的水泥地面,也被政府修復一新。整條受災的街道變化很大,這里曾滿是淤泥,如今早被清理干凈。被沖毀的路邊花壇種上了桂花新苗,拆掉危房的地基鋪了綠草坪,被山洪啃壞的柏油路也補了新瀝青。

      “還是要恢復生氣,要有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州門司鎮鎮長李岳軒說。剛受災時,街道上到處都是慘狀,他感到一種很灰敗、很負面的情緒,從人們的臉上散發出來,“久了就很壓抑”。他把恢復生機當作間接的心理疏導。

      現在,這里連空氣都像是嶄新的。災后有很長一段時間,從街上到田里遍布淤泥,四處彌漫著一股刺鼻的臭味。清淤時,有前來支援的士兵實在忍不住,就嚼起檳榔壓這臭味。如今,臭味很少能聞到了。

      這個地方正在努力回到原來的樣子。

      8月底的某天清晨,一名鎮干部是被臨近集市的喧鬧聲吵醒的。這里保留著每逢農歷三、六、九趕集的傳統,洪災第二天,原本是趕集日,但集市冷清,如今往日的熱鬧正慢慢歸來。他知道,這是小鎮復蘇的信號。

      這微弱的復蘇信號背后包含著多少努力,從地方政府不斷更新的“災后恢復重建進展情況”中也能看出來。截至9月8日,資興已疏浚74.28公里河道,清理掉5517噸漂浮的雜木和垃圾,搶通了1887個村民小組的道路,僅對口支援工作隊就累計投入資金超過1700萬元,還有許多工作仍在進行中。

      事實上,這里要全部恢復到原來的樣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許多人至今仍過著一種臨時的生活。一名鎮干部說:“真正的恢復,肯定是要一段時間。”

      在鎮上受災最嚴重的燕窩村,一些村民臨時搭伙吃飯,喝臨時安裝的凈水器凈化的水,暫時去親友家借宿或住在臨時安置點,村委會也臨時轉移到村民家中,另一名村民家的客廳則被征用為臨時指揮部。

      2.4萬常住人口的臨時用水問題,是靠供水公司臨時找的新水源,接了臨時供水管道才解決。由于水量有限,地勢或樓層較高的居民,仍吃水困難,鎮政府也是如此。一名鎮干部說,鎮政府一樓有水,二樓到夜里12點有水,三樓、四樓要去提水。

      國家電網把辦理業務的營業廳臨時挪到二樓;鎮市場監督管理所花3000元租了臨時辦公室半年;300余名學生臨時轉移到8.2公里外的中學上課;通往一些村莊的路上搭起許多座臨時的橋;已有一些災民入住鎮上的易地搬遷過渡安置點,開始一段臨時的生活。

      洪水回憶

      對于過去,幾乎遇到的每個人都能講出一段驚心動魄的故事。該鎮的災情統計數據里,97%的人都受了災。

      雨夜轉移群眾的燕窩村婦女主任蘭風凰被泥石流沖走了,當她絕望地以為死定了時,一股大水把她從泥里沖了出來。她爬上了岸,但雙腿骨折。

      被困家中的村民歐小龍瞅見門前的洪水中,好像沖下來一個人,他一伸手就抓住了,救上來才發現是同村一個姑娘。另一個叫“燕子”的小女孩,在洪水來時,抓住麻將桌的桌腿,才逃過一劫。

      一位姓歐的年輕人和父親逃走后,目睹從后窗灌進房子的泥石流,從前窗傾瀉出來。那一刻,他祈禱房子千萬別倒,那是4年前花了幾十萬元蓋起來的。他家的房子最終沒倒,但借著清晨的微光,他看到100米開外的另一棟房子倒在洪水中。

      那個暴雨如注的黎明,有的地方成了孤島,有人逃到山脊上,有人躲在房間里……許多村民是靠雨水煮成的稀飯熬過最初的一兩天。好在直升機很快就空投了許多水、食物到村子里,僅直升機就出動493架次,與此同時,救援隊也挺進災區,搜救傷員。

      許多人笑著講述自己的損失,他們多已接受現實,還說人要樂觀一點,要振作起來。“大災過后,你會有一種釋然的感覺,好像什么都不重要了。”一個年輕人感慨道,“只要人還在。”也有人講著講著眼睛就紅了,或情緒煩躁起來,因為他們損失慘重,整個人都是蒙的,不知生活該如何繼續。

      親歷過臺風“格美”后,總有人感嘆,人在大自然面前太渺小了。很難用準確的數字來形容,“格美”帶來的“洪水猛獸”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有人沿河往下游走了數十公里也沒找到自己消失的小轎車。那些往常被認為堅固的東西,此刻都變成了脆弱的,比如石頭砌成的河岸、公路邊鋼做的護欄、瀝青鋪就的國道、混凝土澆筑的水電站,還有群山、古樹、房子、安穩的生活。

      那些尚未被沖毀的,也很難再被認為是堅固的。即便是毫發無傷的樓房,如果附近有地質災害隱患點,也沒人敢說它絕對安全。

      在資興市,災后的地質災害核查工作初步確定,此次發生地質災害共706處,其中原在冊的617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僅發生地質災害66處,非原在冊的發生地質災害640處。一些村民看過無人機航拍這片災后群山的畫面,“千瘡百孔”他們都這么說。

      這里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地處湖南省的東南角,在這里,湖南首次記錄到24小時600毫米以上的極端暴雨,準確來說是642.5毫米,接近當地年降雨量的一半。

      受災的人們形容,雨像是用瓢從天上潑下來的一樣,山像是被斧頭劈掉了一樣,河谷田野存滿了泥水像一個個堰塞湖。連燕窩村90多歲的老人以前都沒見過這么大的雨,但村子里那棵1200余歲的世界上最大的水松見證了這場罕見的洪災,許多更年輕的古樹被沖倒了,它是一個幸存者。

      長江的三級支流永樂江從州門司鎮穿過,許多房屋都是沿著山谷、河流修建的。這里的村民,很早就在此定居下來。歐氏一族供奉祖先的公廳里,記載著先人300余年來立足于此、生生不息的歷史。現在大量的梯田和墓地被毀壞了。

      洪水過后,一名年幼的孩子關心的是,爸爸買的玩具被沖走了。一名中學生難受的是,臺風“格美”讓他在家里10多天沒玩手機。一名上了年紀的大人說,小孩子對災害還沒什么概念。

      一個名叫陳灝的8歲男孩,眉頭緊鎖,在燕窩村無聊地游蕩著。洪水過后,許多孩子都被父母接走了,接到鎮上、縣城或務工地。

      “要是沒有下這場大雨,我們就還能在這里開開心心地玩。”陳灝遺憾地說。村前有一片“游樂場”,他和小伙伴們常去玩耍,那里種著花兒,有時他們就摘下一朵花,從花尾處品嘗花蜜。

      重建的決心

      幸存之后,許多人才后知后覺,一場大雨把自己洗得一干二凈,真的是一貧如洗了。

      為了盡量減少損失,一名農婦扒了一個下午,才從淤泥里挖出25斤嫩姜。她趁著趕集日,把姜拿到集市上賣了75元,是鎮政府食堂的工作人員到集市上采購走的。“能賣一點就賣一點吧。”她說。

      生姜是近些年州門司鎮農田里主要的經濟作物。正常情況下,這些姜要1個多月后才能真正收獲,現在個頭太小,但再不挖出來就會爛在泥里。通常,這些姜農不會把姜拿到集市上零賣,在霜降前后,有商販們會前來整車收走。

      燕窩村谷家組的00后胡訓杰,就是開著貨車四處收姜的人。他家有兩輛貨車,一輛在洪災中報廢,一輛在4S店修了1個月才修好。最近,他家門前的地上有許多被丟棄的煙頭。“愁啊。”胡訓杰說,“你一旦停下來,沒做事,(就)沒有收入。”

      他是少有的回到村子里發展的年輕人。“你要想一下,年輕人回家搞農業,要下多大的決心。”胡訓杰說,他計劃把家里收拾干凈后,重新開始,哪怕規模小一點兒,慢慢做,等到10月那些沒被沖掉的生姜開始收成,就繼續收姜,送去河南、湖北、廣東等地的批發市場。

      洪災過后,姜漲價了,但他不希望生姜以這樣的方式漲價,因為有的姜農今年沒姜了。

      鎮政府統計的災情數據顯示:這場洪災損毀了全鎮1.2萬畝農田,1117畝山塘受損,4648頭牲畜死亡,而燕窩村所在片區的4個村莊,農田幾乎全部損毀。

      今年春天,胡訓杰的叔叔胡志吳種了5畝生姜,但這個秋天將無姜可收。他有3個孩子在上學,一年的開銷要6萬元左右。“一年的收入基本上都泡湯啦。”妻子在一旁說,“生活還要繼續啊。”這場洪災給他們留下的唯一生計,是68只黑山羊。“走一步,看一步。”胡志吳說。

      盡管談起未來時,他們不知如何是好,但仍能在這里找到某種堅韌的東西。

      左手截肢的殘疾人何華健,在災后第11天就帶著制衣廠的工人復工了。他臨河的制衣廠被洪水完全沖毀,建廠的錢有貸款,也有父母的積蓄,清淤時他哭了很多次。后來,他在臨時廠房里用租來的二手設備重啟了生產線。

      一家雜貨店兼餐飲店的老板說,自己不等不靠不要,是鎮上同類受災店鋪中恢復最快的一個。他重建時,向朋友借了6萬元。他的那位朋友也受了災,但并不擔心他還不上錢,只是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如今,他的朋友已開始在鎮上打零工。

      在姜田被毀后,一位姜農在鎮上找了一份清理污水井的工作,由于每天要與大量的污水和淤泥打交道,他的胳膊出現了皮膚感染,瘙癢難耐。一些災后返鄉的年輕人,在幫忙清理完家中的淤泥后,就撇下老人和孩子,準備去外地繼續務工。

      進入恢復重建期,來自省直單位、郴州市有關單位、北湖區、臨武縣、永興縣的對口支援工作隊,也帶著人、機械、資金,進入州門司鎮受災嚴重的村子,幫助村民災后重建。在一些村莊的村委會、鎮政府食堂旁的公示欄,都張貼著周邊企業的招工信息,以方便災民找到新的出路。

      “干也是麻煩,不干也是麻煩。”工廠主曹志斌說,他想過放棄,但發現行不通,“因為這條路不允許這樣走”。

      他的工廠是鎮區淹得最重的地方,因為地勢低洼,又臨河,兩年間被淹4次。去年被淹后,他貸款20萬元買了新設備,貸款沒還就遭了更重的災。他估計,這次損失超過100萬元,僅做好的數據線就被沖走三四萬條。

      災后疏浚河道時,一位熟悉的挖掘機師傅跟他說,“曹老板,你的錢呢,這里到處都是!”災后1個多月,他每天都待在工廠里,一點點清洗尚未被沖走的設備、產品、配件,看還有哪些能繼續使用。

      只是,最近他的煙癮要比洪災前更大了。以前一天一包,現在一天兩包,但換成了便宜的,“能省一塊是一塊”,因為現在他負債超過50萬元。辦廠以來,從沒欠過工資的他,第一次壓了工人兩個月的工資,連孩子的學費也是借的。曹志斌說,有朋友調侃他:“你可以去寫書了!”

      他盤算過,如果賣掉廠里的設備,把欠工人的工資結了沒問題,但是自己如果出去打工,即便每個月掙7000元,省吃儉用,還掉負債也要10年,10年后就快50歲了。

      他還是逼著自己,強忍著身體的疲憊和心中的煩躁,到工廠去。一些家中受災較輕的工人也主動前來幫忙。曹志斌知道,他們也想早一天把這個爛攤子收拾出來,早一天開工,早一天掙到錢。最近,總有一些工人打電話問,什么時候能來上班?

      鎮上許多人是親眼看著他把工廠一步步開起來的,過去最多時有80余人在廠里工作,而這一次曹志斌聽到一些人說,他這次可能開不起來了。他像斗氣一樣,暗地里說:“你說我做不起來,我非做起來給你看。”

      他把受了災的設備拉去熟悉的修理廠,老板幫他重組了一臺,僅收了配件的錢,沒收人工修理費。“他說,我去不了你那里,就當我去你那里幫了兩天忙。”村子里的人也來幫他清理衛生。“他們說,你不用管我們(飯)。”

      還有兩個陌生人,托鎮市場監督管理所的人,給他捐了2000元,他至今不知對方是誰,只知道一個姓黃,一個姓段。“這2000元我這輩子都記得。”

      災后重建對他來說,最缺的不是決心,而是錢。

      他現在感到最頭疼的事情是,已有的貸款尚未還清,還有銀行敢給他貸款嗎?“你干脆讓我再欠多一點,但是我還有機會。”這個38歲的男人說,“如果我貸不到了,那就真的麻煩了。”

      如今,他一邊等待著政府出臺相關的災后扶持政策,一邊在簡陋的工廠里開工了。

      “雖然東西沒了,錢沒了,但是最起碼我的人脈還在,我還是有機會的。如果不做,確確實實一點機會都沒有。”曹志斌說,“我一直相信,只要你勤快一點,肯做一點,不管怎么樣你都不怕。”

      未來的擔憂

      洪災過后,如今許多人看見下大雨就害怕。

      一下大雨,在山路上施工的工程隊就要停工撤出來;一下大雨,住在山里的村民就擔驚受怕睡不著覺;一下大雨,村干部就要安排村民轉移到臨時安置點去。

      時至今日,村民逃難時留在腿腳上的傷口都已結痂,但這片大山的傷口還沒愈合,發生滑坡、泥石流的山體上,仍裸露著紅褐色的土壤,像一塊塊擦傷的皮膚。

      胡志吳是洪災過去多天以后,才發現自家的房子出現了裂縫。進行房屋安全鑒定的工作人員在裂縫處貼上白色紙條,想看裂縫是否會繼續擴大,幾天后,紙條全斷了,貼了第二次,又斷了。

      如今,很多村民都在等災后安置的政策出臺。

      9月5日,資興市召開了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調度會,會上資興市委書記楊理誠強調,要從根本上解決群眾周期性遭受自然災害威脅的問題,確保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

      至于搬遷之前的這段過渡期,資興市制定了災后過渡安置工作方案。在州門司鎮,易地搬遷過渡安置點已經建好,用來安置因災而無家可歸、現有房屋不能安全居住的人。這個安置點被設計成“回家”的“回字形”,9月10日這天已有部分受災村民搬入。投親靠友及自行租賃房屋的,則每戶每月發放300元的住房補貼。

      在州門司鎮上,當多數受災店鋪恢復營業后,一家名叫“大富豪”的酒店也盼著營業,盡管現在一樓的招牌、門窗都沒了。

      “大富豪”老板娘賣掉自己手上的金戒指,花錢請人清理淤泥,還訂做了新招牌。但她沒料到,在鎮政府食堂吃飯時,被一名到鎮上做房屋安全鑒定的工作人員告知,按照標準,她的房子是危房,可能要拆,若不拆,加固修繕可能比重建更麻煩、更花錢。

      她沉默了,只好告訴清淤的工人明天不用再來。如今,她還在等待著那棟樓新的動向,再判斷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

      鎮上的人民法庭、不動產登記所、自然資源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都還沒恢復原來的樣子,有的關著門,有的連門都沒了。那些正在營業的店鋪,也能夠感知到,小鎮恢復需要時間。

      一家服裝店的老板,只是在最初受災的幾天,看到了災民的消費欲望,有人是光著腳來買鞋的,有人是穿著濕衣服來挑衣褲的。很快,這樣的熱鬧就歸于平寂。一家賣豬肉的老板娘說,生意不如以前,一些人不敢花錢買肉。

      一家農資店的老板說,這本是給生姜施肥的時期,但買化肥的人寥寥無幾。因為許多姜田都覆蓋著厚厚的淤泥。在集市賣鋤頭的大叔說,現在是賣鋤頭的淡季,受災村民的土地短期內還無法耕種。

      一些村民估計,農田里的土壤要真正達到以前的耕作條件,恐怕還要三五年,那時才能夠慢慢種上水稻、生姜,何況田里如今可能還有玻璃、鐵絲等雜物。

      在燕窩村村委會前的河谷里,已有二三十畝被損毀的農田花了10天時間平整出來,作為災后復耕復種的樣板。9月1日,對口幫扶的單位運來20噸有機肥,還送來一批油菜和蘿卜的種子。大概要等一兩個月后,這里就會像從前一樣綠油油的。

      一些受災的農田還在等待政府清淤復耕的安排,一些農田的恢復已在努力推進中。到9月8日,資興市已有1.7萬畝受災的農田完成搶種、改種,89.5萬平方米的養殖面積被恢復,還調來了新的魚苗。

      如果說洪水帶來了什么,那大概是災后,這個小鎮因上千名外地人的闖入而暫時變得繁忙起來。往日清閑的旅店每晚都是滿員狀態,超市里的香煙、檳榔賣得異常好,一家酒店經歷了開店以來生意最好的時刻,老板娘每天炒菜炒到不想干了,但又不得不接待客人,因為他們都是來災區支援的。

      這座小鎮短暫的繁華,正是靠那些來支援災區重建的人撐著。沒人說得清楚,要到什么時候這里才能真正恢復元氣,但一些店鋪則想要早點抓住這些外地人的錢包,迫不及待地重新開始。

      在鎮區,有的受災店鋪晚上8點鐘還在裝柜子。有店主不等政府派工翻新門前的臺階,自己就修補好了。晚上10點鐘,還能聽到街上傳來氣釘槍和電鉆的響聲。

      在州門司鎮通往燕窩村的路上,從外地趕來的施工隊仍在此日夜搶修被山洪掏空的路基,有時干到夜里12點,有時加班到凌晨4點,他們要保證在35天內將這條15公里的路恢復到災前的路況。路邊,野草已從塌落的泥土中長了出來。

      災后第37天,天氣晴朗,街邊一家受災雜貨店的老板娘終于有時間把被泥水浸泡過的人民幣、兌獎券翻出來,一張張地洗干凈放在紙箱上,然后拿到太陽底下曬。

      她一邊晾錢一邊說,這跟《西游記》里曬經書似的,剛剛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李強)

      關鍵詞:

      熱門推薦

      欧美夫妻性生活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免费人成激情视频在线观看冫,欧美成人性色xxxx视频
    • <bdo id="0wauq"></bdo>
    • <tfoot id="0wauq"></tfoot>
      • <s id="0wauq"></s>
      • <sup id="0wauq"></sup>
      • <sup id="0wauq"></su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本中文| 在线观看成人免费视频| 又大又粗又长视频| 中国国语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色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护士xxxx爽爽爽| 国产做无码视频在线观看浪潮| 久久这里只精品| 黄色一级片在线看| 日韩午夜高清福利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亚欧色一区w666天堂| 免费在线视频a| 草草影院www色欧美极品| 亚洲高清视频免费| 国产91热爆ts人妖在线| 尤物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 四虎影视成人精品| 中国女人内谢69xxx视频|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成人口工漫画网站免费| 内射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精品欧美同性videosbest|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看欧美一级特黄a大片| a√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 波多野结衣女教师6bd| 学渣坐在学长的棒棒上写作业作文| 十七岁日本高清电影免费完整版| 久久青草精品38国产免费 | 美女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视频|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 91蜜桃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 天堂资源在线官网| 出差被绝伦上司侵犯中文字幕| jizz国产精品网站| 欧美视频在线免费看| 国产成人黄色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