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作為中國重要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月亮節(jié)、團圓節(jié),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自古以來便被賦予美好的寓意,承載著中華民族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對家庭團圓與世界和諧的祈望。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在杯中。月在杯中。”在辛棄疾的筆下,那一杯濃香的白酒中,融入了萬千世界,凝聚了無窮智慧。古代文人墨客常常以詩寄情、以酒抒懷,在詩酒交融中創(chuàng)造了別具特色的中華詩酒文化。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氣勢磅礴,美在詩,亦在詞。華夏詩詞璀璨,月亮作為獨特的意象在古詩詞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每逢中秋時節(jié),古詩詞總能應景應時地表達人們對于月圓團圓的美好祝福與感懷。古人于月多有喜愛,從賞月、誦月到拜月,處處映射著人們對于月亮最浪漫的遐想和對美好愿景的向往。
從口耳相傳的歷史傳說到種類繁多的典籍記載,從人煙罕至的崇山峻嶺到觥籌交錯的城市中心,關(guān)于白酒和團圓的故事縱使千載朝代更迭也未曾間斷。而傳承千余載歷史和匠心工藝的五糧佳釀,正是那一杯濃情圓滿。
明月寄相思,家國總關(guān)情。在中華兒女的心中,中秋既是月圓,也是家圓;白酒既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也是中華民族精神表達的載體。月圓家圓正當時,一杯美酒恰如其分,在推杯換盞中,升騰人間煙火,感悟家國情懷。
和美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粹,深刻體現(xiàn)著這個古老民族的處世智慧與待人態(tài)度,充分彰顯先人們對未來最美好的祈愿。亙古亙今,白酒在不同歷史時期、每個佳節(jié)慶典滿足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彰顯出蓬勃的生命力量。以和美文化為價值主張的五糧液,根植歷史底蘊,既是中庸和諧文化的傳承者,也是“和而不同,美美與共”文化理念的踐行者。
和而不同,美美與共,這是五糧液一直以來堅守的理念,更是五糧液在逾千年底蘊中總結(jié)出來的經(jīng)驗與智慧。經(jīng)過唐、宋、元、明、清的風云淬煉,五糧液一直秉持五行哲學的哲思,并將其所蘊含的和諧、共生、平衡、諧調(diào)的觀念作為自身的內(nèi)涵根基。從高粱、大米、糯米、小麥、玉米五種糧食為原料的科學配比,到“種、釀、選、陳、調(diào)”美酒五字訣的嚴格遵循,不同糧食、不同元素、不同釀造環(huán)節(jié),相融共生,相輔相成,最終形成了“大國濃香”的卓越品質(zhì),深刻彰顯了五糧液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賡續(xù)。
作為“和美”文化的集大成者,五糧液始終以“為消費者創(chuàng)造美好”為使命,一方面以科技創(chuàng)新推動風味和品質(zhì)提升,一方面聚焦消費者需求深化營銷改革。如今,五糧液在古法技藝與創(chuàng)新精進的護航下,持續(xù)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zhì)佳釀,用豐富的產(chǎn)品體系滿足消費者多層次、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助力美好生活。
和美滿堂,中秋歡飲,在月圓人團圓的暢敘之夜,人們圍坐一起,在濃香四溢的氛圍里共品美食、共賞明月,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古詞中,斟滿對思念之人深沉美好的祝愿。五糧液是世界上首個以五種糧食釀造的固態(tài)蒸餾酒,形成了“各味諧調(diào)、恰到好處”的獨特風格,不僅是中華“和諧”“共美”的物化呈現(xiàn),也是世界之美、和合共生的完美體現(xiàn)。
以酒載道、依酒興文、藉酒傳神。作為濃香白酒典范,五糧液始終秉持“和美”理念,以弘揚傳統(tǒng)文化為己任,致力于推動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揚海內(nèi)外,讓濃香白酒香飄萬里,成為民心相通的橋梁、文化交流的媒介、文明互鑒的紐帶。
今年4月,五糧液啟幕“和美全球行”新西蘭奧克蘭站、智利圣地亞哥站、巴西圣保羅站及里約熱內(nèi)盧站、中國香港站,開啟“和美共生”的多元文化交流之旅,在美酒與文化的雙向奔赴中,向世界傳遞中國和美力量。
“好時節(jié),愿得年年,常見中秋月。”不同的詩詞傳達不同的情感,不同時期的月亮也有著陰晴圓缺的轉(zhuǎn)化,但以和諧美滿為內(nèi)核的和美文化卻能夠跨越時空,成為數(shù)千年來深刻民族基因的文化力量。在這個象征團圓豐收、富足的佳節(jié),宴飲五糧美酒,讓和諧、圓滿綴滿這個浪漫如詩的和美中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jù)。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