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聲槍響拉開中國革命序幕,到如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支撐,中國人民解放軍正走在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前進途中。
九十七年,浩瀚如云;九十七年,艱苦卓絕。
人們紀念先輩的不屈與堅強,也以特殊的方式傳承人民軍隊勇往直前、英勇斗爭、愛國奉獻的精神品質。
祖國西南的萬里長江第一城宜賓,不僅是中央紅軍長征經過地和紅軍川南游擊縱隊配合中央紅軍四渡赤水的戰略策應地,也是兵員大市、駐軍大市、安置大市,近年來連續五屆獲得“全國雙擁模范城”榮譽稱號。
五糧液,生長于宜賓這片紅色沃土中,從歷史中汲取養分,在革命精神滋養下發展壯大,逐漸成長為中國濃香白酒的“金名片”。在人民子弟兵庇護下成長起來的五糧液,如今以篤定不怠精神態度,大力弘揚“軍愛民,民擁軍”的光榮傳統,續寫新時代魚水深情的新篇章。
五糧液與紅軍頗有淵源,在物資匱乏的戰爭年代,曾先后為中國遠征軍、中國工農紅軍等部隊提供大量高度白酒,代替酒精為傷員消毒;氣候寒冷時,戰士們適量飲用以驅除寒冷。
新中國成立后,五糧液鉚足力氣、蹄疾步穩,如今正全力打造“生態、品質、文化、數字、陽光”五位一體現代化企業,加快建設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不斷擦亮“大國濃香 和美五糧 ”金字招牌。
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的同時,五糧液不忘企業責任,積極踐行國企擔當,擁軍優屬,共譜愛國擁軍和諧曲,共敘軍企魚水情。
作為國有大型企業,五糧液始終不忘為黨和國家分憂,堅定不移踐行社會責任,熱心奉獻社會。在歷史傳承中,擁軍優屬成為五糧液的優良傳統。據了解,五糧液現在職、退休退役軍人和軍屬四千余人,約占職工總人數十分之一。2020年以來,五糧液全面提高擁軍優屬工作水平、凝聚軍企共識,構建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軍企關系,緊緊圍繞新時期強軍目標要求和國防建設需要,突出“富國強軍、共建共贏”的擁軍優屬發展新理念,先后獲得榮獲國家、省、市“愛軍擁軍模范單位”“擁軍優屬先進單位”“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社會化擁軍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
為了更好地發揮出退役軍人最大優勢,不讓優質人才流失,五糧液強化擁軍優屬工作,將擁軍優屬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目標考核等重要議程中,確保退役軍人工作落實到位。同時,推出“讓退役軍人成為企業發展中流砥柱”的口號,積極吸納退役軍人就業,通過再教育激勵以及大學生退役士兵招聘等多種手段,向退役軍人傾斜招錄。另外,五糧液通過“戎耀歸蜀”退役軍人及軍屬招聘品牌,進一步拓寬退役軍人及軍屬的就業渠道,搭建用人單位與退役軍人之間的平臺。
在生活服務支援方面,“五糧液退役軍人服務站”是四川第一家大型國有企業退役軍人服務站,助力退役軍人擇業就業,形式內容豐富,思路多元。除常態化開展退役軍人走訪、接訪、慰問工作以外,服務站成為日常退役軍人工作聯絡點,多場活動的舉辦將關心、關愛實實在在送到為祖國拋灑熱血的退役軍人手中。2023年,接收安置退役軍人10人、錄用退役軍人45人、解決駐地部隊隨軍家屬4人,走訪退役軍人120余人次,慰問退役軍人及軍屬4000余次,發放慰問金、慰問品合計金額300余萬元,組建退役軍人老兵志愿服務隊1支, 2名退役軍人完成派駐理塘縣、屏山縣掛職開展鄉村振興工作任務。
始于唐,興于宋,精于元,成于明,得名于清,集五谷之精華的五糧液,融入了中華民族文化脈絡,見證了歷史進程的崢嶸歲月,也傳承了人民子弟兵英勇無畏、勇往直前、篤定堅守的軍人精神,賡續了愛國奉獻的紅色血脈。
在五糧液,一代代退役軍人在完成保家衛國的使命后,“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時代”。退役軍人示范班班長陳志昌,扎根深山、高原的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干部朱奎、代勇、李濤,3000余名奮斗在釀酒、包裝、多元產業的兵職工,100余奮斗在銷售一線的兵銷售,400余名從保家衛國到維護企業治安、消防安全的兵衛士,他們充分詮釋了新時代退役軍人的使命與擔當,以颯爽軍姿詮釋五糧神韻、以過硬本領展現軍人素質、以無悔奮斗點亮青春光芒!
五糧液不斷突破進取,從西南一隅的古酒坊到享譽全球的濃香白酒典范,每一步都是篤定前行的傲人印記。在高質量發展中,不斷為國防出力,為民生造福,為退役軍人就業分憂,為強國夢、強軍夢貢獻積極力量,在新時代譜寫出五糧液軍企互融發展的時代最強音。
三江水中流淌著英雄主義,氣吞山河的凌云壯志回蕩在山脈與叢林中,五糧液始終牢記骨子里攜帶的紅色基因,這里的人們從來不會忘記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的奉獻,接過前輩手中的接力棒,繼續在華夏土地上辛勤耕耘,播撒汗水,守護一方人民。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