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游戲防沉迷是真的狠心!沒有了小孩哥和小孩姐,小編的上分之路可以說是異常的坎坷。本以為大家會紛紛給騰訊打出差評,但小編萬萬沒想到,在新京報剛剛發布的面向家長和孩子的“寒假網游調研”中,他們對騰訊游戲防沉迷措施的認可度達到了83.42%!在一眾游戲廠商中遙遙領先。
能夠做到孩子滿意,家長放心,不得不說,企鵝是有點東西在身上的。
事實上,早在2017年,騰訊游戲就開始投身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了。當時,騰訊游戲構建了涵蓋未成年人游戲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的防護體系,這在當時可是首創。
這之后,騰訊游戲還自發探索,接入公安權威數據平臺進行實名驗證、率先落實金融級人臉識別等措施。提到人臉識別,新京報的調查報告里,還拎出了一個小“倒霉蛋”多多(化名)。
寒假期間,苦21點強制下線久矣的多多,終于還是動起了“歪心思”,央求著奶奶用自己的身份信息注冊了游戲賬號。有了成人賬號的“掩護”,多多發現自己經常還是會被游戲平臺“揪”出來。

在玩《“元夢之星》時,多多的“馬甲”狂掉,時不時被人臉識別檢測出來,人都要emo了,“遇到人臉識別只能下線。前幾天剛讓奶奶幫我識別過人臉,現在又出來了”。
屏幕前小編的嘴角比AK還要難壓,這管的也太嚴了~
但報告也指出,在游戲過程中遇到身份驗證彈窗時,56.33%的學生受訪者會選擇找家長幫忙驗證,43.67%會選擇停下不玩了。這一比例并不算低,小編也提醒各位家長,不能隨隨便便幫孩子過人臉哦,在面對類似請求的時候也要和孩子多溝通。
再來說說消費限制,騰訊游戲是業內唯一一家禁止12歲以下用戶充值的游戲廠商。主管部門的要求則是“8歲以下禁充”。寧可背負“一刀切”的風險,也要將心智尚不成熟、消費觀念也沒有完全形成的小學生群體隔絕在充值這道門檻之外,也只有騰訊了。
事實上,不只是新京報,南財合規科技研究院、伽馬數據等權威機構都對騰訊游戲打出了好評。其中,騰訊游戲旗下的產品更是連續好幾年在南財發布的《20款手游APP未成年人沉迷機制評測》中位列第一梯隊。
伽馬數據發布的《2023中國游戲產業未成年保護進展報告》中也將騰訊游戲作為典型案例進行展示,對騰訊游戲領先行業構建防沉迷體系,覆蓋技術限制、家長服務、公益幫扶等未成年保護工作的多個層面予以高度認可。
基于領先行業的未成年人保護措施,騰訊游戲未成年人游戲時長和消費數據更是長期處于歷史最低水平。
付出總是會有回報的,面對家長和孩子的超高認可,騰訊游戲從2017年至今8年的努力和探索,真的值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