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由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動物學會、廣東長隆集團聯合主辦的“廣東省前沿科學與領先技術講座”在長隆宇宙飛船探索大學堂正式開課。
長隆宇宙飛船探索大學堂第一課啟動儀式
講座特別邀請中國科學院陳大可院士,中國動物學會副理事長、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楊光教授,華南理工大學李國強教授,暨南大學國際能源學院副院長王衛良教授進行專題授課。來自清遠長隆宏志學校與珠海市首都師范大學橫琴子期學校的近400位老師和同學們到場,共同聆聽院士專家們有關海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科技環保的主題講座。
數百位師生現場聆聽長隆宇宙飛船探索大學堂第一課
長隆宇宙飛船探索大學堂第一講現場,中國科學院陳大可院士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海洋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分享了多年來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和心得體會,并鼓勵學生們積極投身于海洋生態保護的事業中。中國動物學會副理事長、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楊光教授在講到中國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時,現場同學們熱情高漲,踴躍參與互動。從事芯片研究的華南理工大學李國強教授在傳授完芯片迭代與應用的科普知識后,特別提到青少年多學科同步發展的重要性。暨南大學國際能源學院副院長、教授王衛良先生以碳中和的話題與現場的同學們進行了互動。講座結束后,同學們紛紛表示,保護海洋、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立志一同守護美麗的大海,守護我們的綠色家園。
中國科學院陳大可院士現場演講
來自清遠市清城區銀盞林場長隆宏志學校的小林同學表示,“我回去后要告訴爸爸媽媽和朋友們,海里的動物特別可愛,我們要少用塑料制品,保護海洋動物的家園,我要當一個海洋保護‘小衛士’!”
中國科學院陳大可院士表示:“國家一直在強調科普教育跟科學研究兩翼協同發展,我希望公眾特別是青少年,大家一起來關心海洋、認識海洋和保護海洋。長隆宇宙飛船探索大學堂科普講座形式非常好,非常震撼,不僅在國內,我覺得在國際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現場同學們踴躍參與海洋保護科普內容的互動
長隆宇宙飛船相關負責人表示,之所以邀請院士專家舉辦大型科普活動,不僅僅是傳遞知識,更是為了培養青少年心懷科技夢想、樹立創新志向的意識。同時,課堂還將結合理論與實踐,運用多媒體技術,為青少年打開海洋大門,全面接觸海洋、認識海洋,對海洋科學知識產生興趣,在青少年心里播下一顆熱愛海洋的“種子”。長隆宇宙飛船探索大學堂后續還將邀請更多院士專家,陸續推出有關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的系列講座,為全面提升青少年參與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而努力。
同學們認真記錄長隆宇宙飛船探索大學堂的海洋保護科普知識
據了解,將于9月16日啟動試業的長隆宇宙飛船,相比傳統主題樂園多為游玩功能的屬性,將游玩與科普的占比從8:2拉升至5:5。園區內設有鯊魚課堂、海牛課堂等8大科普教室,并聘請了一批專業的科普講師,采用演藝科普形式,實現教演展一體化新模式。主打的親子STEAM課程更多強調科學工程思維,課程涉及數學、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工程科學等多個科學領域。課堂依據青少年的興趣和成長需求,采用生動、活潑的形式進行教學,有助于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科學素養、探究精神及動手能力,鍛煉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