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市統計局發布上半年全市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市經濟延續恢復態勢,主要經濟指標有所回升。
(資料圖片)
這是一份頂壓前行、穩中有進的半年經濟答卷,來之不易。
今年以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需求收縮、供給沖擊等多重考驗,市委、市政府高效統籌發展和安全,從緊從實做好穩增長、防風險、增信心各項工作,努力實現“雙過半”、奮力奪取“半年紅”。
頂壓前行,穩字特征支撐明顯
生產總值、三產業增加值、工業投資、居民收入與消費……一項項經濟數據,如同人的體檢報告,顯示出經濟的健康狀況。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全市GDP總量934.8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比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今年來,咸寧承壓前行、企穩向好,經濟穩的態勢進一步得到鞏固,“穩”字特征支撐明顯。
穩,寫在上半年經濟成績單的方方面面:“三駕馬車”跑得穩——
投資穩。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1%,比1-5月提升3.1個百分點。一、三產業投資分別同比增長9.9%、17.8%,增速較1-5月提高6.3和1.1個百分點。
消費穩。全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5.57億元,同比增長9.2%。上半年限上網絡商品銷售額累計增長16.1%,繼續保持良好增長勢頭。6月當月全市限上網絡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2.2%,較上月加快5.5個百分點。
出口穩。全市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71.1億元,同比增長58.9%;實際使用外資8804萬美元,同比增長39.9%。
工業生產穩——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1%,比1-5月提升8.8個百分點。重點行業拉動明顯,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6.9%、19.2%和7.4%,共計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6個百分點。
市場主體穩——
各地通過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等一系列舉措,進一步增強市場主體信心和活躍度,推動市場主體發展,激發經濟發展活力。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2.33萬戶。
金融市場穩——
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366.77億元,同比增長13.2%,各項貸款余額1849.19億元,增長16.2%。
頂壓前行、鉚足干勁,聚焦動能轉換、項目謀劃、優化環境、強化創新,全市經濟“穩中有進”打開了空間。可以說,這種“穩中有進”的態勢,正成為咸寧經濟極為明顯的特征之一。
高效統籌,匯聚攻堅克難的強大合力
越是困難,越考驗發展定力;越是艱難,越檢驗政策功力。
高效統籌發展和安全,中央有部署,省委有要求,咸寧見行動——
民營經濟活則全局活,民營經濟強則咸寧強。定期舉行民營企業座談會,面對面了解企業的困難和訴求,實打實幫助企業解決問題、渡過難關;
每兩月召開一次“拼搏趕超”會議,聚焦項目建設、工業經濟運行、向上爭資、招商引資、城市管理等重點領域,推動各項工作提質增效;
建立穩增長工作聯席會議機制,“每周調度、即時服務”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
經濟承壓前行,抓好惠企政策落實,對強信心、穩增長格外重要——
我市堅持主動上門服務,推動“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轉變,讓惠企政策紅利加快轉化為發展紅利。今年4月,我市發布惠企惠民政策“免申即享”第四批項目清單,推動惠企政策精準高效直達。
結合深化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持續開展“遍訪企業解難題”活動,推動保障企業用工、城區停車場改革等多領域改革創新,變“企業找上門”為“服務送上門”。
為壓縮辦事時限,減輕企業時間成本,我市持續深化集中辦、綜窗辦、網上辦、就近辦,在減時限、減流程、減材料、減跑動上下功夫。通過開展“清、減、降”活動,時限壓減率進入全省前列。
一組數據顯示,僅2023年上半年,全市共成功爭取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先行先試試點創建40個,其中國家試點6個,確定市級先行區創建試點59個。
切實兜牢就業底線,牢牢把握發展主動——
截至5月底,全市共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192場,服務各類用人單位5619家次,發布各類就業崗位8.58萬個次,促進城鎮新增就業13807人次。
行動快、發力準、出招實。全市上下加壓奮進,拼搏趕超,匯聚攻堅克難的強大合力。
篤定信心,推動經濟進一步回升向上
走進位于咸寧高新區的元氣森林(湖北)飲料有限公司,企業的六條產線火力全開,平均每秒有10瓶飲料下線。元氣森林華中區公共事務部總經理朱佳州介紹,今年上半年較去年產能方面有5%提升。
目前,我市已經基本形成了罐體加工、印刷、包裝設計、飲料加工、產品營銷等上下游配套完整的產業鏈條,世界飲料生產基地初具規模。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位于淦河東岸的海德香街升騰起了“煙火氣”。食客們圍坐在露天餐桌,品嘗著燒烤和各類小吃,暢飲酒水飲料,舉杯話家常。
海德香街夜市占地50畝,商業面積3萬平方米,集聚餐飲、茶座、圍棋學校、舞蹈培訓等業態商戶60余家,與武漢楚河漢街、宜昌西壩不夜城等項目一起,入選“繁榮夜間經濟集聚省級示范區”。
一個個重點項目建設快馬加鞭,競相投產、提早達效;一條條產業鏈條加速形成,優勢互補、協同創新;升騰的煙火氣、復蘇的忙碌勁,彰顯著咸寧經濟社會日漸涌動的活力。
看“量”更看“質”,讀“形”更讀“勢”。當前的咸寧,利好因素積累,發展前景可期——
各方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今年上半年,中央、省里許多利企政策陸續推出。經營主體將獲得更多支持、極大提振信心,必將進一步增強咸寧發展動能和信心。
全市各地將用足用好政策紅利,加快實現工作對接、政策對接、項目對接、資金對接,用一個個項目推動發展。
產業項目支撐不斷夯實。對咸寧發展而言,投資是駕轅之馬,項目是定海神針。今年來,全市各地堅持謀定后動、快推快動,通過集中開工、拼搏趕超、現場拉練等形式,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正在加快形成更多的投資量、實物量。
進入三季度,轉戰下半場,動力與壓力并存,信心與決心同在。咸寧正以昂揚拼搏趕超的斗志,保持奔跑每一天的姿態,全力以赴跑贏經濟運行的“下半程”。
咸寧日報記者 朱哲 通訊員 徐健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