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銀行業協會組織評選的“2021-2022深圳銀行業社會責任優秀案例”揭曉,表彰了深圳市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推動金融普惠、夯實民生保障、助力科技創新、推進社會公益事業等方面做出的卓越貢獻。微眾銀行是誕生于深圳的數字銀行,始終致力于服務小微企業和實體經濟發展,本次憑借在踐行普惠金融道路創新服務小微企業及新市民群體等領域的持續深耕,從一百余個案例中脫穎而出,獲得“服務小微”優秀案例獎及“新市民服務”優秀案例獎兩項殊榮。
延伸數字金融服務觸手,服務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
自成立以來,微眾銀行始終踐行“讓金融普惠大眾”的初心,以支持小微企業,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為己任。針對小微企業“短小頻急”的融資需求,2017年微眾銀行依托數字化大數據風控、數字化精準營銷、數字化精細運營的“三個數字化”手段,走出了一條“成本可負擔、風險可控制、商業可持續”的小微模式道路——“微業貸”模式,化解了銀行服務小微企業“三高”難題,讓更多的小微企業得以平等地獲得金融服務。截至2023年6月末,微眾銀行微業貸已輻射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累計超410萬家小微市場主體申請,累計授信客戶超120萬家,累計授信金額超1.3萬億元,年營業收入在1000萬以下企業占客戶總數超70%,50%的授信企業客戶都是在銀行沒有過企業貸款記錄的“征信白戶”,累計有超30萬企業在微眾銀行獲得第一筆企業貸款,實現了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擴面增量、降本增效。
2021年以來,針對我國中小微企業的“降準”“延期還本付息”“增加再貸款再貼現”“增加支小再貸款”等政策,微眾銀行積極響應、主動作為,充分利用線上無接觸服務優勢,在持續保障企業金融服務零中斷、高效率、再提速的基礎上,綜合、靈活運用多項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為小微企業切實紓困,并結合各種相關指數及行業分析等,為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地區和行業客戶提供延期通道,為小微企業渡過難關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廣泛服務小微企業基礎上,微眾銀行還通過加大對重點領域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進一步發揮金融穩產業穩經濟的積極作用。面向制造業、大基建、綠色能源等重點產業,微眾銀行以創新的數字化供應鏈金融服務各產業鏈上下游小微企業,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通過支持鏈屬企業成長促進產業鏈的健康發展,截至2023年6月末已服務超20萬家經銷商和供應商。而面向科創型中小微企業、雙創主體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微眾銀行差異化的科創金融服務截至2023年6月末已吸引近32萬戶科創企業前來申請,已申請企業占所在地區科創企業總數的比例達17%,在當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滲透率超25%,而在深圳2.3萬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中每2家就有1家選擇微眾銀行。
不局限于融資服務,面向數字經濟時代小微企業愈發迫切的數字化轉型需求,微眾銀行通過不斷完善企業金融品牌“微眾企業+”數字化的產品及服務矩陣,以全鏈路商業服務生態為廣大小微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非金融全產品數字化服務,通過“企業+票據”“企業+保險”“企業+卡”及“企業+名片”“企業+理財”“企業+賬戶與結算”“企業+推廣”“企業+招聘”“數字創投服務”等產品服務滿足企業日常經營需求,進一步助力小微企業數字化升級加速。
傳遞數字金融服務溫度,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新市民金融服務“特區樣板”
新市民是城市建設的主力軍和生力軍,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務是近年來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新課題。微眾銀行充分發揮數字銀行服務特色,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新市民金融服務“特區樣板”。首先,微眾銀行成立“新市民金融服務專項小組”,設立新市民消費者權益保護專崗,對全行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進一步梳理,在全行范圍完善新市民金融服務機制方案,落實“四專四化”工作要求,推動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提質增效。
在此基礎上,微眾銀行不斷完善新市民專屬信貸產品,加強新市民創業支持,并積極開展深圳地區新市民客群專項經營策略,為新市民創業群體、企業家等提供微業貸“創業貸款”專項服務,并為客戶靈活配置包括還款方式、利率折扣等形式在內的減費讓利活動,配套研究針對新市民的專屬營銷、運營等一攬子金融服務策略,滿足新市民就業、創業的需求,覆蓋深圳地區新市民客戶超過萬戶,有效提升其獲得感與安全感。此外,微眾銀行還積極開展新市民金融服務宣教活動,提升新市民金融素養,為新市民在深圳安居樂業、安心發展貢獻金融力量。
多維度踐行社會責任,以服務彰顯金融溫度,接下來,微眾銀行將繼續堅定走數字銀行道路賦能小微企業成長,書寫數字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優秀答卷,共同推動金融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