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以前我們這個地方是比較貧窮落后的地方。近幾年,黨和國家的政策好,通城縣關刀鎮道上村的環境、基礎設施都建好了!”關刀鎮道上村村民李念文說。
走進關刀鎮道上村萬家山屋場,文化廣場寬闊敞亮,民居庭院整潔干凈。道上村萬家山屋場有42戶197人。前幾年基礎設施建設落后、房前屋后亂堆亂放、雨天道路泥水亂濺,村民也沒有休閑納涼的場所。
“作為道上村人,為村里謀發展、謀建設,讓村民的日子越過越好,是我們最大的心愿。”關刀鎮道上村村民李西文說。
在文明鄉風的引領和推動下,道上村提出“村民自籌、發展共建”辦法,發動9位鄉賢籌集資金17萬元,村民投工投勞。去年6月,村民們盼望已久的文化廣場順利建成,路燈、健身器材一應俱全,惠及群眾生產生活,鄉親們精氣神更足了。
“我是村里的環境管理員,我們村里的路、公共廁所都搞得蠻好,村里派我在這管理,一年有萬元收入。”關刀鎮道上村環境管理員方國平說。
在開展人居環境整治中,群眾主動清理房前屋后雜物、美化院落村灣,積極參與拆違拆舊、“大掃除”活動,戶戶自覺遵守門前三包,垃圾不亂扔,村組公路、健身器材由村民管護。與此同時,村里還設立了環境管理責任崗。
以村民自治為基礎,關刀鎮道上村村委會廣泛向群眾征求意見,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凸顯群眾主體作用,確保在推進鄉村振興建設中不折騰、不跑偏,實現黨員干部與人民群眾建設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雙向奔赴”,共同建設“整潔、舒適、文明、美麗”的美好家園。
“道上村自開展共同締造活動以來,積極轉變思想,圍繞村域環境面貌整體提升,堅持以村民自治為基礎,開啟“黨建引領+網絡聯動+群眾參與”和積分制管理試點,引導群眾主動參與,讓村民變成環境管理和幸福生活的參與者、推動者、監督者、共享者。”關刀鎮道上村黨支部書記李云介紹。
(通訊員 胡遠 潘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