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重視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重要“傳家寶”,也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資料圖片)
咸寧日報即日起推出《一線調研》欄目,組織記者編輯按照“深實嚴細久”“五到四從四多”的標準和要求,深入一線、蹲點采訪、調查研究,以實際行動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心靈感受民心,向讀者講述豐富、真實、生動、鮮活的咸寧故事。
一臺臺機器排列整齊,一件件成品源源不斷“走”下生產線,一家家生物醫藥企業建成投產……暮春時節,赤壁高新區大健康產業園春意盎然。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戰略位置,赤壁市將大健康產業列入“十四五”主要發展產業體系,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健康產業列為三大主導產業鏈之一,推動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構筑發展平臺
園區產業成鏈成群
4月14日,走進赤壁高新區湖北人福藥輔遷擴建項目膠囊車間,醒目的“努力奮戰50天、打造智能新車間”橫幅映入眼簾。車間內,一條嶄新的膠囊智能生產線建成在即。
“去年12月17日進廠,目前已基本組建完成,所有生產線零配件、電纜全部安裝到位。”設備部經理劉朝煌介紹,他們致力打造國際一流的現代化智慧工廠,重金引進全自動膠囊生產線,投產后生產效率將提升40%以上。
副總經理鞏玉軍說:“這條從加拿大引進的生產線,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所有標準都按照國際標準執行,一條生產線的產能將達到一天200萬粒膠囊。”
湖北人福藥輔是一家專業生產高端藥用輔料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不僅輻射國內,而且出口歐美、東南亞、非洲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去年國際業務增長達30%。該公司遷擴建項目總投資10億元,占地250畝,將于今年8月底實現達產滿產。
聚焦大健康產業,赤壁高新區邊建設邊招商,建成了一批優質大健康產業類項目,已形成醫藥、衛生用品、健康食品、美妝等產業板塊,產業鏈日趨完善,產業集群正在形成。
在赤壁高新區大健康產業園,保健品的生產如火如荼。
走進湖北思貝林生物科技公司,青磚涼茶飲料生產線正在加緊生產。
“這些產品處于測試改良階段,前期我們投放了部分產品測試市場,反響還不錯。”副總經理王慧介紹。
她說的產品是赤壁青磚涼茶飲料,是該公司和湖南農業大學合作研制。
目前,思貝林系列創新茶產品“正字”系列速溶型青磚茶、小身材系列美體瘦身的速溶型青磚茶,以及赤壁青磚涼茶飲料、青磚涼茶果凍將正式投入市場銷售。
如今,赤壁建成了1000畝美麗健康產業園,引進生物醫藥企業10余家、美麗健康項目20余個、健康醫療企業10余家。得益于日漸成熟的產業鏈,前不久,全省化妝品“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產業高質量發展現場會在赤壁召開。
推進產業融合
“健康+”業態蓬勃興起
“住在康養中心,煩惱少了許多,養老看病兩不誤,很方便!”88歲的院民丁育民介紹,在赤壁市華舟護理院康養中心,老年人閑暇時間可以看電視、曬太陽、與朋友聊天,腰酸背痛時還能做康復理療。
華舟護理院位于華舟社區,這個社區有4000多人,其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占了三分之一,許多都是空巢老人,加之醫療資源不足,老年人醫療和照護問題較為突出,康養中心為此應運而生。2021年,赤壁市投資1000多萬元,建立華舟護理院康養中心。
“醫養中心可以兼顧發揮福利院和衛生院的雙重優勢,實現醫療、養老并重發展。”華舟護理院院長葉武文說。
該中心采取醫療與養老的方式,以護為主,以醫為輔。中心設有生活照料、慢病療養、理療康復三個照護區,引進一批專業醫療設備和生活居家必需設備。
華舟護理院是赤壁市大健康產業融合發展的縮影。
只有促進大融合,才能實現大發展。赤壁市推進多產業融合,“健康+”業態蓬勃興起。
“健康+農業”碩果累累。赤壁青磚茶享譽全國。赤壁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大力發展茶產業,多年來堅持舉辦全國性茶業大會,茶旅游、茶開發熱潮滾滾。如今,赤壁市茶園面積達16.5萬畝,茶葉生產產值60億元,全產業鏈產值達160億元。
“健康+養老”服務方興未艾。2019年,赤壁市蒲紡工業園區開發了一套包含遠程視頻問診、健康管理等功能在內的“居家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利用“互聯網+”技術手段,為居家老年人提供醫療保健、家政服務、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務。目前,該平臺已累計登記周邊老年用戶7000余人,為1500余名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解決了一大批老年人的生活難題。
“健康+旅游”蓬勃發展。近年來,赤壁市利用豐富的旅游資源,推進旅游和康養全面融合,努力打造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目前,該市已形成“一城四區”旅游產業發展新格局。三國研學休閑區、茶文化體驗休閑區、一湖兩山生態休閑區、溫泉康養休閑區四大文旅重點發展區域各具特色,初顯成效。
優化發展環境
創新產業服務模式
一個地區的發展,短期靠項目,遠期靠環境。推進大健康產業發展,赤壁市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創新大健康產業服務模式。
最大的亮點有兩個:
其一是成立高質量發展研究院。
4月14日,記者走進赤壁市高質量發展研究院,門口兩個金色牌匾分外醒目:“生物制造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生物合成技術湖北省中試基地”。在二樓辦公區,懸掛有多幅企業送來的錦旗。
這家研究院是專門服務縣域經濟發展的綜合性研發機構,吸引了不少來自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博士、碩士等高層次人才。
赤壁大健康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該院的全力支持。對于重點醫藥、衛生用品等企業,該院均下派一位科技副總,服務企業發展。成立兩年多來,該院累計為30多家規上企業提供100余次科技服務。其中,與霍爾科技合作研發臭氧空氣消毒裝置,小試階段已獲成功;推動抗乳腺癌新藥、藻藍生物、湖北熱流等一批高科技項目落戶或投產。
其二是全面優化公共檢測服務。
發展大健康產業,公共檢測服務是關鍵。赤壁市不惜重金,全力保障。
4月12日,湖北省黑茶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檢驗室內,專業技術人員正在對赤壁青磚茶及相關產品進行檢測。
其中,檢驗員祝卓亞正在操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檢測。她說:“如果青磚茶要檢測鉛含量,可以用原析或者熒光,如果要檢測多種元素,就用這臺設備比較方便,一針下去多種元素都可以同時出來。”
黑茶質量檢測中心是赤壁市2021年投資近億元創建的我省首家省級黑茶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檢驗檢測實驗室建設達到省一流標準。中心對赤壁本地30多家茶企提供茶產品及原材料免費“批批檢”服務,全年檢驗檢測規模批次可達3000個批次,每年可為企業節約送檢成本近千萬元。
不僅僅是檢測黑茶,該中心還搭建了以“1+7”架構為重點的檢驗檢測平臺,并成功取得了CMA國家實驗室資質認證,食品相關檢驗檢測內容拓展到221個產品、增加230個參數,檢測覆蓋面成倍擴大。(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祝寶成 周榮華 黃柱 通訊員 呂志海 王小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