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傳播學院2018屆畢業生頡凱亞依托專業優勢和校友資源,聚焦生態環境保護,成立專業團隊,深挖市場痛點,全力聚焦垃圾滲濾液處理市場,實現技術突破,研發了解決垃圾滲濾液處理痛點的技術設備。
將生態環境保護和青春事業相結合
“當代青年必須肩負起建設生態文明的使命”,當談起自己的職業選擇動機,傳播學院2018屆畢業生頡凱亞這樣說道。她說,受母親的影響,自己對環境保護的信念總是比身邊的同學更加堅定一些。頡凱亞的母親是一位環境工程畢業生,在她的家庭教育中,生態環境和建設美麗中國不僅僅只是一個概念。
2018年,頡凱亞從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因內心抱有理想和使命,她始終想著在生態環境保護上做出自己的貢獻,將美麗中國建設與自己的未來職業相結合。2020年,依托學校資源,她與傳播學院、材環學院一眾學生創立了深圳凱華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在頡凱亞的帶領下,短短兩年內,學生團隊深度調研了多個填埋場、垃圾中轉站、焚燒廠、環保企業,實地考察,了解市場痛點,掌握行業現狀。,為解決垃圾滲濾液無法全量化處理問題,成員們夜以繼日地做實驗、出數據、悟技術、奠基礎,最終取得技術突破。通過預處理-生化處理-氧化處理實現了垃圾滲濾液100%全量凈化,搭配智能控制系統,解決了目前行業無法全量排放,處理難度大、運營成本高、運行穩定性差的三大問題。
以高新技術實現垃圾滲濾液全量化處理
近年來,國家日益注重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十四五”時期的到來,推動實施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對我國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國因垃圾堆填產生的垃圾滲濾液以每年9.6%的速度增長,垃圾滲濾液是垃圾中滲出來的劇毒性廢水,其污染物濃度是城市污水的100倍,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將比其他污染更為嚴重。傳統工藝無法實現全量化處理,因此,垃圾滲濾液無害化處理成為了垃圾處理行業的“行業痛點”。
中國垃圾滲濾液增量大、積存量多、危害嚴重,國家對垃圾滲濾液處理嚴苛,對積存和新增垃圾滲濾液必須做到全量處理,而市面上卻缺乏真正經濟有效的全量化處理技術。認識到這一點市場痛點后,頡凱亞團隊專攻技術革新,力求實現垃圾滲濾液全量化處理。目前,學生團隊擁有國家專利 9項,在垃圾滲濾液收集、處理、混凝劑研發等方向進行了全方位的知識產權布局。最近,項目已在深圳市寶安區福永機場、江門市新會區等地區落地,經過檢驗,處理的水質優于國家水質標準且節省了55%的處理成本。
學生創業團隊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不斷推進滲濾液處理行業的發展,以先進科技為依托,致力于污水的全量凈化,守護人類的生命之源,以青春之我勇擔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責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