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咸寧網訊 記者黃柱、特約記者但唐靜報道:總投資500億元、規劃面積64.5平方公里的華潤赤壁長江經濟帶鄉村振興示范區一直都備受關注。眼下,作為首批開工建設的湖北最大的“漁光互補+生態農業”光伏發電項目——華潤赤壁日曜350兆瓦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實現局部并網發電。
日前,記者走進位于赤壁市黃蓋湖鎮的華潤赤壁日曜350兆瓦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現場,整齊排列的光伏板在冬日暖陽下熠熠生輝,施工人員張立祥和隊友們一起,駕駛作業船穿梭其間,安裝最后的光伏板組件和電氣設備,現場一派繁忙地施工景象。
張立祥告訴記者:“為了確保工期,我們一天大概工作9個小時,有時候還連夜加班加點,就是為了把這個光伏板早點通電。”
據悉,為確保實現并網發電的目標,項目部所有人員和施工人員均放棄休假,“5+2”“白加黑”,搶晴天,戰雨天,加速推進項目建設,預計近期實現轉商業運營。
自2022年4月項目啟動以來,中國一冶負責該項目一標段施工,采用“光伏+水系治理+生態養殖+生態修復+生態農業”等相結合的“光伏+”模式建設,歷時10個月,在黃蓋湖7000多畝的水面上安裝了40多萬塊單晶雙面光伏組件,打下管樁總長約60萬米。項目全部并網發電后,預計每年可提供約4.6億度的清潔能源。
華潤赤壁日曜光伏項目負責人劉波說:“與火力發電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13.08萬噸,相應可減少廢氣排放二氧化硫約3334噸,二氧化碳約32.13萬噸。”
據悉,項目建成后,還將通過政企聯合實施生態治理,大力推進光伏發電、漁業養殖和農業種植融合發展,重點發展生態水產、設施蔬菜和健康藥材等,采取“基地+企業+農戶”的合作模式,全面助力鄉村振興。
據初步統計,預計到2025年,示范區一期建成投產后,年產值將超過100億元,年稅收將超過15億元,將以產業振興驅動鄉村振興,以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區域內4000戶1.5萬村民生活水平,助力赤壁沖刺全國百強縣,同時為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貢獻赤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