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雙碳”戰略日益成為經濟生活領域重要議題。“雙碳”的實現,必然倚重科技的創新與突破,在這樣的背景下,部分企業在面臨嚴峻挑戰的同時,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為此,恒昌高端對話直播欄目《財富嘉年華》在第101期的特別時刻,再度邀請開播首位嘉賓,來自九合創投的創始合伙人王嘯與坤元資產投資總監付玉,以長期主義視角為廣大投資者帶來主題為“雙碳產業投資機遇及思路分享”的精彩對話。在對話中,王嘯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幫助投資者讀懂“雙碳”戰略背后的投資邏輯,從而更好地進行資產配置。
九合創投創始合伙人王嘯與坤元資產投資總監付玉直播對話
作為國內頂級的早期投資機構,成立于2011年的九合創投一直專注于中國科技領域早期的投資機會。截至2022年6月,九合創投管理規模近20億元,累計投資企業超過270家。從2015年至2021年,九合創投連續七年位列清科排行榜中國早期投資機構十強。作為九合創投創始合伙人,王嘯是中國互聯網行業最早的創業者之一,擁有20多年的風險投資和創業經驗,連續多年獲評中國早期投資家十強、中國最受創業者歡迎投資人、年度早期天使投資人、中國股權投資杰出創新人物等殊榮,在科技創新領域備受廣大投資人關注和信賴。
在直播中,王嘯表示,九合創投一直以前瞻視角長期投資于契合科技趨勢及國家政策的四大賽道。一是,“國產化替代”賽道,隨著中美關系進入博弈階段,特別是疫情下全球產業鏈重構,中國加強制造業自主可控,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成為重要議題;二是,“雙碳”賽道,《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新能源;三是,“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賽道,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的建設方針并強調了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數字產業在提高國家競爭力上的重要價值;四是,“生物科技”賽道,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推動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融合創新,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產業,做大做強生物經濟。
在上述四大賽道中,“雙碳”戰略所帶來的能源革命將會是非常重要的政策驅動方向。當下,中國正面臨著新能源生產方式、消費方式的轉型。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中國一直以煤炭作為主要燃料進行發電,當需求端發生變化時,通過增加機組可以迅速滿足需求。但是,隨著風電、光電、水電等自然能源的占比增加,供給端正發生結構性的變化,如何更靈活地調控供需之間的關系,從過去的“以需定供”轉為“以供調需”成為新的發展課題,同時也將帶來更多技術代際更迭產生的結構性機會。例如,新能源的生產方式——可控核聚變、光伏新材料,電網側與用電側的多場景儲能等。此外,信息化對資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也將帶來新機遇,例如,電力輔助服務、電力交易所、電控軟硬件等。
王嘯指出,九合創投長期關注能源革命中以數字化驅動,以能源科技作為核心競爭力的創業公司,并在相關產業鏈領域進行了前瞻布局。以儲能為例,王嘯認為,今天動力電池領域誕生了寧德時代這樣的萬億級公司,未來同樣會誕生一些市值龐大的類似企業,這既包括了輸電、配電側的新型儲能電池,也包括用電側的家用儲能器等領域。此外,九合創投還針對技術層、數據層的優質公司以及用電側的氫燃料新能源商用卡車等領域進行了布局。王嘯表示,目前,這些公司發展順利,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將成長為中國能源細分領域的巨頭。
除了能源結構調整,積極響應降低碳排放的政策大趨勢,生物合成領域也在能源降耗方面蘊含巨大潛力。王嘯指出,傳統化學合成的原料主要來自石油和煤炭,而合成生物學所用的原材料以生物質為主,不僅具有可再生性,而且生產過程通常在常溫常壓下進行,可降低工業能耗15%-80%,減少原料消耗35%-75%,減少空氣污染50%-90%、水污染33%-80%。目前,合成生物通常以淀粉、葡萄糖、木質纖維素等為原材料,通過生物改造的方式生產出人類所需的化學材料替代品,主要應用于塑料、溶劑、表面活性劑等產品中。從技術角度來看,幾乎所有由化石資源制成的工業產品都可以被生物基替代。
正是得益于上述優勢,國家政策層面正在積極支持合成生物學。5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將“生物能源穩步發展,生物基材料替代傳統化學原料、生物工藝替代傳統化學工藝等進展明顯”納入“十四五”時期我國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的發展目標。王嘯指出,以合成生物學為例,在過去兩年,該新興領域在國內備受關注,九合創投也進行了積極的布局,所投資的行業代表性公司,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已展現出卓越的盈利能力,估值也躍升為5億多美元,并有望在短期發展成為估值在100億人民幣以上的公司,成為我國生物制造領域的頭部公司之一。
王嘯最后指出,放眼全球,疫情不確定性、逆全球化周期、大國競爭博弈,正使得世界范圍內新舊動能轉化加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塑經濟增長模式。在這樣的背景下,全球競爭日益集中在“對科技制高點的競爭”上 ,硬科技成為關鍵商業變量,科技基建時代正在到來。在長期主義視角下,“做多中國科技”也將成為下一創投周期最好的機遇,只有投早、投硬科技,才有可能穿越周期,獲得超額預期。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九合創投創始合伙人王嘯的精彩分享,再次豐富了廣大客戶的投資認知,從而理性判斷經濟周期和增值拐點,爭取長期收益。這也是《財富嘉年華》一路陪伴,受到廣大投資者關注的原因所在。自2021年2月4日以來,《財富嘉年華》已成功推出101期節目,攜手眾多政商產經學重量級嘉賓,論道宏觀、把脈經濟,成功幫助廣大投資者開闊國際視野,優化資產配置,增強財富管理能力。展望未來,《財富嘉年華》將繼續為廣大投資者奉上真知灼見,帶來精彩絕倫的財富思想饕餮盛宴。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