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匠心精神是一種理念和信仰,更被視為一種精神傳承。新時代下的“工匠精神”還包括著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創新內蘊,作為企業成功的制勝法寶,它的傳承和發展契合了時代發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本期嘉賓方玉鴻,他心無旁騖,深耕行業多年,對匠心精神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方玉鴻,江門市山海堂蟲草有限公司總經理,“山海堂”蟲草品牌創始人。他自2005年開始從事蟲草培植事業,堅持匠心精神,自主打造了一條從菌種提純優化,無污染接種,原生態培植,高保質烘干到全潔凈包裝的生產流程。
江門市山海堂蟲草有限公司創立于2005年,其前身為江門市新會區山海菌類培植場,后升級為江門市新會區會城山海堂蟲草培植場和江門市山海堂蟲草有限公司。公司現有廠房面積2萬多平方米,員工70多人,其中技術員15人,年產新鮮蟲草花1000多噸干品蛹蟲草150噸。
在節目現場,江門市山海堂蟲草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方玉鴻先生向大家科普了蛹蟲草的相關知識,同時介紹了公司的發展現狀以及經營理念。蛹蟲草,市場習慣稱之為“蟲草花”,并有北蟲草花和新會蟲草花之分。北蟲草起源時間大約是2000年左右,主要生產在東北三省,內蒙,河北到山東一帶的工區,采用中國北方蛹蟲草菌種,由于環境適合,培植工藝簡單,一般由食用菌研究所制作菌種后分發給當地農戶種植,再集中采購后批發銷售。
新會蟲草起源時間大約是1980年左右,由當時的新會試管苗基地承接國家“冬蟲夏草人工培植項目”的科技星火計劃,主要以“高蟲草素”的青藏冬蟲夏草為菌種源頭,研究合適的培養基和仿生條件,達到培植產品含有藥用價值和保健功效的目的。故此生產培植條件嚴格,技術含量高,只有正規化的企業才能做到。
“山海堂蟲草”憑借十八年對蛹蟲草的研究積淀,產品形成有“排草系列”“吉祥系列”“和美系列”三個拳頭系列產品,在高端蛹蟲草市場占有率達90%以上,并通過規范化和標準化生產流程,為國內外的藥品和保健品廠商提供蛹蟲草原材料,與華南農業大學,暨南大學,澳門大學等高校的蛹蟲草研究項目組合作,共同推進蛹蟲草的培植技術和應用發展。日前產品在北京同仁堂藥店,益豐藥店,華潤藥業等多家大型連鎖藥店和超市銷售。
“山海堂蟲草”潛心研發,獲得了多項專利技術,確保了蛹蟲草的品質,開包即用,無需清洗。公司擁有從蛹蟲草生產工藝到生產設備,商品外觀的二十多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外觀專利,4項軟件著作權和2項美術作品登記等,同時擁有“山海堂”“SAHATA”“芳寧”和“排草”等多個注冊商標。
經過多年發展,企業于2007年制訂蟲草子實體生產標準并獲得國內首批蟲草子實體生產許可證,2009年修改為蛹蟲草生產標準,并被列入國家新資源食品。2012年通過ISO22000/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2018被評為國家高新科技企業。2019年被認定為國家中小型科技企業并通過ISO9001食品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在節目的最后,方玉鴻先生總結道,未來,企業將繼續專注于蟲草的人工培植事業,致力于培育出更安全更健康的蟲草。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