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開市即將滿兩年。整體來看,北交所開市以來運行平穩,超200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專精特新”特征顯著,業績成長性強,其中電力設備、機械設備、醫藥生物等細分領域成為機構關注和布局的重點方向。公募基金將在擴大已有權益基金投資北交所范圍的基礎上,積極布局專業投資北交所的新產品。
(資料圖)
“專精特新”特征顯著
北交所開市近兩年來,交易與融資規則不斷改革創新,市場功能不斷完善,上市公司整體增加趨勢比較平穩。
截至2023年9月末,北交所共有股票222只,總市值超2600億元,上市公司數量是開市時的近3倍,體現了“更早、更小、更新”的服務特色。按照申萬行業分類標準,涉及23個行業,其中機械設備行業個股數量最多,電力設備行業總市值最高。北交所已成為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中關注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投資者布局“專精特新”企業的重要途徑。
嘉實基金分析稱,2023年上半年,北交所上市公司克服多重不利因素影響,九成公司實現盈利,共計實現營業收入770.25億元,同比增長4.43%。近期多家北交所上市公司發布三季度業績預告,截至10月16日,北交所已有7家公司發布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其中4家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30%。
同時,北交所公司堅持科技創新引領,持續加大研發力度。嘉實基金數據顯示,北交所上市公司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占比超四成,高新技術企業占比超九成。北交所公司上半年研發支出共計32.70億元,同比增長3.70%。其中,近七成公司研發投入同比增長,平均研發強度4.24%,約為規上企業平均水平的3倍,37家公司研發強度超10%。從上半年表現看,機械、汽車零部件板塊表現亮眼。其中,機械設備是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最多的行業,板塊“專精特新”企業占比高,產品下游輻射范圍廣。
機構參與熱情逐步提升
9月初證監會《關于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和北交所八項改革措施重磅發布,此后北交所先后修訂股份減持、募集資金、轉板等指引,政策利好不斷釋放,北交所交易活躍度明顯改善,受關注程度不斷攀升,機構參與熱情逐步提升。
據粗略統計,9月有80家左右北交所公司受到機構調研(含業績說明會),環比大幅增長,其中公司轉板安排成為機構關注點。從行業看,機械設備、電力設備和基礎化工行業公司數量較多,這些接受調研的公司大多營收、凈利潤規模較高,且估值較低。
南方基金認為,整體來看,北交所上市公司扣非凈資產收益率在2020-2022三年期間顯著高于科創板和創業板水平,從2023年中報來看也保持了這一趨勢。從2023年中報披露數據來看,公募基金整體持倉排名前五名的個股基本屬于北交所權重大市值個股,從行業分布來看,新能源和機器人行業是市場關注度較高的方向。
中信建投基金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北交所有一大批優秀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借國家政策支持的東風和企業自身的努力,相信會有相當體量的企業成長為大型企業,這個成長的過程會給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因此北交所具備長期投資價值。具體細分而言,更加看好電力設備、機械設備、醫藥生物三個領域。
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兩年定開基金經理顧鑫峰表示,他買入北交所公司的邏輯主要包括行業新興且成長性較高,在北交所乃至整個A股具有稀缺性,所在的細分行業跟整個A股的大環境能夠融合,甚至跟某些板塊的投資熱情能夠形成共振,公司經營穩健良好,管理層優秀、業績較高速增長。“從企業的生命周期看,很多北交所公司就像十幾歲的少年,朝氣蓬勃,未來可期;又像早晨8、9點鐘的太陽,也許暫時還沒有那么明媚耀眼,但按照當前的運行軌跡發展下去,在可以遇見的未來,終將可見其如日中天。”他表示。
公募積極布局相關產品
截至目前,已有多家公募基金布局了北交所主題基金、北證50成份指數基金、ETF等。積極擴大已有權益基金投資北交所的范圍,布局專業投資北交所的新產品也成為下一階段公募基金的目標。
華夏基金表示,北交所設立后,華夏基金申請成立了首批以投資北交所為主的北交所主題基金。在整個公募主動權益基金對北交所的投資上,華夏基金較早對幾乎所有存量公募基金都開通了北交所交易權限。事實上,有不少北交所優質公司的前十大股東里,都能看到華夏基金旗下主動權益基金的身影,而不僅僅是北交所主題基金。
中信建投基金相關業務負責人介紹,公司高度重視北交所投資機會,目前有一只北交所主題基金(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雖然其余存量基金產品暫未涉及北交所投資,但未來一方面會根據市場情況,擇機發行更多以北交所股票為主要投資范圍的基金產品,另一方面不排除將存量基金產品的投資范圍擴大至北交所股票,同時會增加研究團隊拓展對北交所股票研究的深度和廣度。
機構認為,引入多類資金進入北交所,有助于活躍北交所交投情緒,發揮價值發現功能。目前公募基金對北交所處于低配狀態,后續參與力度還有待提升。而社保基金等長期資金更像是資本市場的“壓艙石”,引導這些資金入市可以為北交所提供穩定的資金供應,減少市場的波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