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昕 李文琳 來源 | 數字化講習所導語
(資料圖片)
一、券商金融科技戰略布局深化
二、金融科技投入總體增長,頭部效應明顯
三、金融科技研發人才同比增加
四、結論摘要
√2022年,券商金融科技戰略布局深化。從縱向來看,根據20家券商整體戰略,堅持科技賦能,力爭科技引領成為券商追求的目標;從橫向來看,券商全面加速金融科技戰略布局,證券經紀業務、財富管理業務、投行業務、資管業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
√券商數字化轉型加快,金融科技投入同比增加。2022年,從金融科技投入總額來看,華泰證券憑借27.24億元的金融科技投入繼續穩居行業第一。金融科技投入分化,頭部效應明顯。華泰證券、中金公司、國泰君安等三家投入均超15億元。
√金融科技研發人才同比增加。伴隨金融科技研發人員在推動券商數字化轉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券商2022年研發人員數量增加。頭部機構有實力布局全金融科技業務線,而中小機構應該選擇差異化競爭策略,做到小而精。導語鑒于有關部門的政策支持以及行業業務需求增長,我國金融行業科技建設進入高速發展期。自2019年以來,央行連續印發《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19-2021年)》、《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2021年起,證監會啟動資本市場金融科技監管試點。2023年3月,證監會發布《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要求“證券公司保障信息技術投入,提高自主研發能力,維護信息技術系統安全、數據安全和客戶個人信息安全。”當前,我國多家券商正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深化金融科技布局,加快數字化轉型,積極建設“數字券商”。
隨著券商對金融科技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券商全面加速產業戰略布局和人才團隊建設,不斷完善信息化建設。為了更詳細地了解證券行業金融科技發展情況,零壹智庫、數字化講習所篩選了20家上市券商或券商母公司,通過戰略布局、投入和人才三個維度進行分析。其中,券商金融科技戰略布局不斷深化,具體表現在縱向上繼續堅持科技賦能,橫向上全面加速各業務的金融科技戰略布局。截至2023年4月30日,20家上市券商或券商母公司2022年對信息技術的投入金額合計超過209億元。其中,9家券商的投入突破10億元。此外,券商金融科技研發人員在券商數字化轉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絕大部分券商研發人員數量增加。一、券商金融科技戰略布局深化從縱向來看,根據20家券商整體戰略,堅持科技賦能,力爭科技引領成為券商追求的目標。華泰證券明確“打造科技賦能下的財富管理與機構服務雙輪驅動、跨境聯動、生態互動的全新商業模式”,中金公司“緊抓科技自強的國家戰略的相關業務機會”,國泰君安明確“培育科創金融,深化改革實現本土全面領先”,海通證券堅持“建設數字海通2.0,全面推動數字化轉型,為行業數字化轉型貢獻海通樣例”等,金融科技整體戰略布局在不斷縱向深入發展,構建面向未來的線上化、平臺化、智能化的金融科技生態圈。
從橫向來看,券商全面加速金融科技戰略布局,證券經紀業務、財富管理業務、投行業務、資管業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證券行業錨定業務發展目標,持續打造數字化產品,完善金融科技“新基建”,與業務部門共同探索新應用場景,提升各業務條線和業務平臺之間的對接效率,將成為證券公司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的重要方向。
表1:2022年上市券商金融科技戰略
(不完全統計)數據來源:公司財報、數字化講習所、零壹智庫二、金融科技投入總體增長,頭部效應明顯數字化轉型加快,金融科技投入同比增加。根據年報,截至2022年年底,從金融科技投入總額來看,華泰證券憑借27.24億元的金融科技投入繼續穩居首位,投入同比增長22.26%,是唯一一家金融科技投入達到20億元級別的券商;緊隨其后的中金公司金融科技投入同比增長44.83%至19.06億元;排名第三位的國泰君安金融科技投入同比增長17.20%至17.99億元。此外,海通證券、招商證券、中信建投、廣發證券、中國銀河、國信證券的信息技術投入金額均超10億元。除去以上大型券商,部分中小券商也積極布局金融科技,加大數字化技術投入,華林證券、方正證券2022年信息技術投入分別為4.6億元、4.55億元。從金融科技投入增幅來看,中金公司2022年金融科技投入增幅達44.83%,目前居于首位;華泰證券、海通證券、招商證券、廣發證券投入增幅均超過20%,中小券商國金證券、華林證券、方正證券投入分別同比增長32.34%、32.60%、26.40%,意圖實現“彎道超車”。
券商業績承壓,金融科技投入增幅減小。由于2022年市場遇冷,券商業績短期承壓。根據Wind整理數據,2022年全行業140家證券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49.73億元,實現凈利潤1423.01億元,分別同比下滑21.02%、25.11%。受業績影響,大部分券商2022年金融科技投入增幅較2021年有所下降。中金公司與華林證券的科技投入增幅下降最為明顯,中金公司由2021年同比增長105.3%至2022年44.83%,華林證券由2021年同比增長150.56%至2022年32.60%,華泰證券、國泰君安、中信建投、中國銀河、國信證券、東方證券、中泰證券、申萬宏源、興業證券、國金證券、財通證券、長江證券、華林證券、東吳證券均出現不同增速減緩的情況。但是,也有少數券商金融科技投入增幅不斷增加,例如海通證券、招商證券、廣發證券、方正證券。
金融科技投入分化,頭部效應明顯。對比各家券商金融科技投入占總投入金額的比重,可以發現券商金融科技投入分化,頭部效應明顯。2022年,華泰證券、中金公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招商證券、中信建投的信息技術投入占已公布的券商信息技術投入總額的半壁江山。華泰證券2022年信息技術投入為27.24億元,方正證券投入4.55億元,相差近六倍。頭部機構有實力布局全金融科技業務線,而中小機構應該選擇差異化競爭策略,做到小而精。
表2:2022年上市券商金融科技投入數額排行情況
(單位:億元,%)數據來源:公司財報、Wind、數字化講習所、零壹智庫注:1、表格按2022年金融科技投入降序排列。
2、光大證券的科技投入計算方式與其他券商不同,其2022年金融科技投入為4.7億元。三、金融科技研發人才同比增加金融科技研發人員在推動券商數字化轉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根據20家券商2022年年報,從研發人員數量來看,華泰證券研發人員數量為3667人,占總員工比重13.39%,位列首位。中金公司、招商證券、中信建投研發人員數量超過1000人,但招商證券研發人員占總員工的比重均超過10%,處于較高水平。中金公司、海通證券等十二家券商的研發人員占總員工比重位于5%至10%。此外,部分中小券商的研發人員雖然不多,但研發人員占總員工比重卻不低。例如,華林證券研發人員占總員工比重達15.21%。
從研發人員增長幅度來看,東方證券較2021年同比增長181.30%,增幅位列首位。興業證券與東吳證券人員增長幅度也超過一倍,分別為143.06%與126.69%。中泰證券研發人員增長幅度較大,為98.82%。中金公司、招商證券、國信證券、國金證券、財通證券、華林證券的增幅均超過20%,華泰證券、廣發證券、方正證券、長江證券增幅在10%至20%。盡管大部分券商2022年研發人員數量增加,但是也有券商存在人員縮減的情況。例如,申萬宏源2022年研發人員較2021年同比下降2.19%。
表3:2022年上市券商在職金融科技人員數量和占比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數字化講習所、零壹智庫注:上表按金融科技人才數降序排列。四、結論盡管疫情給券商業績帶來不小的壓力,但是券商在金融科技領域的角逐從未止歇。2022年券商金融科技投入不斷增加,戰略布局不斷深化,并且對研發人員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數字經濟背景下,券商加快對業務各領域的金融科技布局,不斷增強與數字時代和數字經濟的適配性,提升后疫情時代的競爭能力和服務能力,從而增強自身競爭力。但是,由于受到自身實力及資金的約束,金融科技投入分化,頭部效應明顯。頭部券商機構更有資金與實力發展金融科技,但是,中小機構可以采取差異化策略,建立自身“小而精”的業務優勢,在金融科技競爭格局中謀得一席之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