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023年1月17日,由天府新區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成都金融業聯合會、零壹智庫主辦,中國零售金融智庫、《陸家嘴》雜志承辦的“第四屆中國零售金融發展峰會”在線上召開。本次峰會由新網銀行作為支持單位,并得到了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學數字金融實驗室、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小組的學術支持。
在本次峰會上,孚厘科技創始合伙人李瀟以“從零售到小微,讓大數法則更接地氣”為題發表了演講。他在演講中分享了他對零售金融和小微金融的看法,主要是讓大數據更接地氣,從而促進零售金融的發展。以下為李瀟的發言整理,主要分為三個觀點:1.零售和小微的業務邊界是模糊的。比如,消金類的業務,其實里面的主力客群在30萬以下的,大部分都還是小微企業主。小微企業的一個特點,是它的法人人格化,它經營的現金流和消費的現金流不分家,所以零售和小微在本質上沒有太大區別。
2.對于金融機構來說,最終是繞不過小微金融業務的。目前,金融機構對To C的業務已經做的非常成熟,但是在 To B的業務方面做的非常艱難。但是,金融機構是繞不過小微金融業務的。因為,一方面 To C的這一個市場,現在早就已經是一片紅海。另一方面,從監管角度和商業銀行定位的一個角度看,服務本地化的小微企業,本身就是一個監管的方向,也是在市場上進行差異化競爭的必由之路。
3. 新零售的核心在于人機結合。現在各家金融機構在開展零售業務的時候,可能比較強調的是大數據的數據法則,而大數據的數據法則強調的是產品的標準化。但是,大數據只是一個加持和賦能,人的專家經驗和風控隊伍的管理是最重要的。不要過分迷信大數據,因為從目前的大數法則來看,在零售金融業務內部的資產轉移定價、獲客和風控上很難做到比較完美。在普惠金融和小微信貸務方面,其實專家經驗是非常有效的。如果把專家經驗提取出來,先以策略的方式吸取經驗,然后再以數據模型進行校驗的話,放到決策引擎里面形成一個人機結合的風控方法,能夠解決一些普惠和零售業務非標準化的問題。
那么,我們如何把零售小微金融做好呢?產品矩陣的建設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不能簡單的認為,一個小微企業的需求是非常單一的,產品的多樣化十分重要。比如,在抵押貸這個領域里,現在大家都在拼價格打價格戰。做到最后,獲客可能都是依靠一些類似于房產中介和資金中介,這里面會存在用戶包裝的風險,也可能會帶來一個價格競爭,最后可能會導致業務倒掛,就是規模做的很大,但不賺錢。
如果把授信,額度利率和一些定價策略搬到線上,做成線上抵押貸的話,可以變得很有競爭力,這樣避免了打價格戰。這其實是可以覆蓋到一些消費類的客戶和小微企業經營類的客戶。所以,做好零售和小微的業務,產品多元化建設是很重要的。
此外,無論在營銷還是風控方面,我覺得我們既要有金融科技的能力,也要有自己的專業化的團隊去做,這樣才能實現產品矩陣、營銷和風控的落地。
關鍵詞: 小微金融 第四屆中國零售金融發展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