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中國飛鶴宣布將于4月初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啟動飛鶴生育補貼計劃,為全國范圍內符合條件的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500元的生育補貼,此次補貼計劃總金額達12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與部分地區僅針對二孩及以上家庭的生育政策不同,飛鶴補貼計劃普惠性更強,不僅打破戶籍與地域限制,無論一孩、二孩還是多孩家庭,只要符合孕期條件都可申領。與此同時,該計劃不僅停留于經濟支持,還覆蓋“孕產育”全周期的配套服務體系,包括線上線下的孕期健康管理、母乳喂養指導、產后康復指導、專家義診及科學育兒課程等。
在業內看來,作為國內乳業頭部企業,飛鶴正以科研創新以及主動社會責任破解民生難題。一方面,多年的科研布局,為其承擔起社會責任提供了有力的支撐,通過提升產品品質,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其響應國家號召用真金白銀投入鼓勵生育、提振消費,將進一步推動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助力人口高質量發展。
推出生育補貼助力育兒家庭
3月26日,作為國內嬰幼兒乳品企業,飛鶴積極響應號召,率先在全國范圍內推出12億生育補貼計劃,為全國范圍內符合條件的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500元的生育補貼。
飛鶴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生育成本仍是育兒家庭的核心關切,飛鶴希望通過真金白銀的補貼,讓更多家庭敢生、愿育、養得好。”
據該負責人介紹,飛鶴的補貼政策不僅局限于經濟支持,更配套了孕期服務、母乳喂養服務、產康指導等一系列服務,全方位助力育兒家庭。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不久,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推出的“一孩1萬元,二孩5萬元,三孩10萬元”的育兒補貼政策引發了市場廣泛關注。而相較地方政策,飛鶴的補貼計劃覆蓋范圍廣泛,不僅打破地域限制,面向全國消費者提供,更惠及一孩、二孩及多孩家庭。
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分析認為,目前來看,飛鶴是首家提出生育補貼的乳企,為國產奶粉行業起到了帶頭作用。與此同時,作為嬰兒奶粉生產企業推出生育補貼不僅回饋了社會,更提高了企業的品牌形象。
科技創新構建可持續發展生態
飛鶴能夠推出如此大規模的補貼計劃,科技創新是底氣所在的關鍵因素之一。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曾表示:“科研人才是飛鶴突破技術壁壘、夯實品質根基、引領行業發展的動力支撐。” 飛鶴牽頭“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成為“中國母乳研究國家隊”,承載了建立中國母乳數據庫,提升國產嬰配粉質量的重要使命。
截至目前,飛鶴母乳研究營養組合物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50余項,授權16項。基于十余年對中國母乳成分的研究,飛鶴率先發現中國母乳中的益智成分DHA與ARA黃金比例為1:1.7,并將該成果應用于產品中。
得益于科研成果和產品布局,飛鶴已經實現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連續六年銷量第一,全球連續四年銷量第一。財報數據顯示,2024 年上半年,飛鶴實現營收100.9億元,同比增長 3.7%,凈利潤19.1億元,同比增長 18.1%。
而具備優勢的市場地位和良好的財務表現,使得飛鶴有能力推出大規模的補貼計劃,以回饋消費者,推動行業發展。
據了解,飛鶴一直積極投身公益事業,構建了多元且立體的公益行動體系,涵蓋醫療、教育和母嬰關愛等多個重要領域。多年來,飛鶴累計捐贈款物已超過8億元。
在醫療領域,飛鶴開展了專項醫療救助計劃,為貧困地區提供醫療設備捐贈和醫療培訓支持,改善基層醫療條件;在教育領域,飛鶴通過教育公益行動支持教師培訓,提升教育質量;在母嬰關愛方面,飛鶴為孕期家庭提供免費的孕期檢查、營養咨詢和育兒指導服務,幫助更多家庭科學育兒。
在宋亮看來,國產奶粉品牌既要通過產品質量守護中國寶寶口糧安全,更要以切實行動回饋社會信任。像飛鶴這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良性循環,既體現企業的責任擔當,也構建消費者與企業之間的信任紐帶。
宋亮進一步表示,出生率提升不僅是國計民生大事,更是母嬰行業的生命線。當企業將利潤反哺民生需求時,實質上是在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商業生態,這種前瞻布局將轉化為持續增長的消費需求。盡管當下拿出補貼確實需要魄力,但公眾口碑沉淀、人才吸引力提升這些無形資產,終將轉化為政策紅利、品牌溢價和團隊穩定性。相比轉瞬即逝的廣告效應,這種戰略投入正在重新定義企業的價值坐標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