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產業鏈供應鏈是“筋骨”,科技創新是靈魂。“新春第一會”,廣東等省市地區吹響了“暢通金融血脈,強健現代產業筋骨”的嘹亮號角,兩會期間,“金融高質量發展服務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成為各方熱議話題。金融作為實體經濟的血脈,承擔著為實體經濟輸送血液的重要使命,也需以自身高質量發展轉型,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賦能。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在于數字金融,微眾銀行作為全國首家數字銀行,基于數字金融領域先行先試經驗,依托企業金融服務品牌“微眾企業+”,聚焦普惠金融、重點產業、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發力,譜寫數字金融創新服務實體經濟鮮活樣本,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注入澎湃不息的金融動能。
數字化產業金融助力鍛造現代化產業體系鋼筋鐵骨
產業興則經濟興,產業強則國家強。產業鏈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筋骨,為服務產業鏈供應鏈順暢運行、強筋健骨發展,微眾企業+持續優化金融供給和產品創新,為國家重點支持的、以先進制造業為代表的產業及企業提供數字金融支持,目前企業金融核心產品“微業貸”授信客戶中超24%是制造業企業,有效緩解了制造業中小微企業長期難解的融資難問題。
在以微業貸奠定服務根基的同時,微眾銀行充分發揮供應鏈金融穩鏈、強鏈作用,聚焦新能源車、半導體、新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高端制造等戰略性重點行業,創新提供全產業鏈綜合服務。一方面,依托依靠但不依賴核心企業、無需抵質押的數字化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以“數字化+場景化”實現“去核心化”,運用大數據識別穿透多級產業客群,有效觸達了更缺乏融資支持的更多層級鏈條中的小微企業,輻射更廣泛的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客群,助力實現資金鏈與產業鏈的精準對接。
另一方面,微眾企業+通過加強與核心企業的合作互通,深入到產業鏈供應鏈每一處細枝末節,全面覆蓋核心企業及供應鏈上下游多級企業,通過發揮交易銀行差異化能力和科技金融特色,在關鍵節點、關鍵場景等,針對性為企業精準匹配賬戶、結算、跨境、保險等服務,根據不同行業的需求和痛點,打造差異化的全產業鏈綜合服務方案。目前,微眾銀行已與數十家各行業的龍頭企業達成合作,不斷拓展全產業鏈綜合服務方案矩陣,通過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建設富有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有力支持。
在微眾銀行重點深耕的產業中,新能源汽車產業是落實“兩重”“兩新”決策部署和發展“8+9”新產業的重點產業之一。微眾銀行通過加強與核心企業合作,打造了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綜合解決方案,靈活匹配汽車供應鏈金融擔保提貨、傳統第三方監管、交付中心等模式場景,提供全流程線上化、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解決經銷商備貨“短、頻、急”的融資難題和自營門店及交付中心周轉資金壓力。同時,進一步通過全線上承兌匯票貼現服務“票據+”、保障庫存安全的財產險,以及開戶、存款、結算、代發薪等數字化服務,深入服務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各環節,助力挺起產業“脊梁”。
以科技服務科技,特色化科技金融助力點燃現代化產業體系澎湃引擎
科技創新則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靈魂。今年以來,國產大模型頻繁“出圈”,“人工智能+”繼去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后,再度成為熱議焦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亦明確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科技創新離不開金融活水的傾力澆灌,微眾企業+把握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致力于為科創企業提供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科技產業全鏈條的多層次、全方位數字化服務,通過發揮數字化優勢建立科技金融綜合服務體系,打造了“微業貸科創企業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等特色貸款產品,以及“一鍵貼息”“政銀擔”“政銀股”等特色模式,“數字創投”“企業+專利”和科研保險等一系列創新服務,架起了科創企業與“政、銀、投、保、擔”科技金融生態圈之間的橋梁,激發企業科技創新的內生動力。
科技成果蘊含的巨大價值只有落實到產業,才能從創新力轉變為生產力。從科創企業發展“命脈”的知識產權角度出發,微眾企業+以“大數據+AI大模型”為驅動推出“企業+專利”服務,并通過創新線上化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簡化縮短辦理時長、拓寬企業知識產權變現渠道,為專利不懂寫、不會用的科創企業免費提供包括查、寫、管、用于一體的專利管理全流程服務,助力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領域科創企業搶抓發展機遇窗口期,推動原創性、顛覆性科技成果競相涌現,加速產融協同發展,催化科技與產業的融合聚變。
行則將至,做則必成。在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中,金融高質量發展是時代賦予的使命與擔當。微眾銀行始終踐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以金融高質量發展建設金融強國,持續探索踐行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和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新方法,不斷豐富微眾企業+數字化產品及服務,激發中小微企業創新活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大有可為,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強筋骨、壯根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