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協同:調動全球資源,實現快速響應
從國內領跑到全球領先,海爾全球化制勝的核心因素之一,在于其精心構建的全球供應鏈協作體系。報道中提到的泰國工廠,就是一個生動的例證。
春節期間,海爾泰國團隊高效率地生產了一筆節后就要交付的定制空調窗機訂單,海爾泰國工廠總經理顧文海說:“這批按海外需求定制的空調,過去大約需要2-3個月完成交付。現在企業調動全球資源進行協同生產:總部負責研發、泰國工廠負責關鍵零部件和整機組裝,1個多月就完成了,并在春節后的第一周就實現了量產”。這一效率提升的背后,是海爾完備供應鏈體系的有力支撐。
目前,海爾在全球擁有35個工業園、163個制造中心、23萬個銷售網絡,打造了全球規模最大、效率最高、產業鏈最全的數字化制造體系,能夠根據全球不同地區用戶的差異化需求快速響應、協同生產。其中,泰國工廠從原材料采購到核心零部件加工,均可在泰國本土完成,且這些供應鏈企業大多來自中國。
產業共振:帶動上下游企業,共創全球化生態
未來的全球化競爭不再是企業間的單打獨斗,而是產業鏈生態價值的整體輸出。
海爾的全球化,不僅僅局限于自身的擴張和發展,更重要的是,它還致力于構建整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共贏生態,并積極發揮鏈主企業的龍頭帶動作用,為上下游企業提供搭乘快車出海的機會,實現同頻共振、組團出海,共同開拓國際市場。
以泰國為例,目前已有56家中國供應商跟隨海爾在當地建廠。采訪中,中家創旭(泰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鵬表示,“我們把工廠廠址選在海爾泰國工業園旁邊,也極大縮短了物流時間,提升了供應鏈響應速度,使我們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占據了更明顯的優勢。”海爾通過自身的全球化布局,帶動了上下游企業共同發展,形成了強大的產業集群效應,提升了整個產業鏈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在“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全球經濟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中國企業選擇進入“出海”序列,走出國門開拓業務,尋求新發展空間。海爾的全球化征程,不僅是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縮影,更是中國企業全球化智慧的生動體現。未來,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海爾在輸出自身經驗的同時,還將帶動更多中國上下游供應鏈企業走向世界舞臺中央,通過構建全球化的產業生態體系,共同開創中國企業全球化發展的新篇章。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