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周偉 圖片由五糧液提供
9月4日,五糧液高質量倍增工程的配套工程——全球首個酒糟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正抓緊建設,項目創造性利用丟糟多級鏈式綜合利用技術,解決白酒行業酒糟大規模處置難題,利用酒糟產生的蒸汽供熱、供電,從源頭推動五糧液朝著“零碳酒企”目標再進一步。
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同比下降約7.48%,下降絕對值居行業前列;推動冷卻水循環利用,實現節水超過90萬噸/年;全面停運燃煤鍋爐,改用天然氣鍋爐;為進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實施天然氣鍋爐超低排放改造,安裝電鍋爐、電窯爐,使用新能源運輸車輛,建設人工環保生態濕地和河道生態濕地……這是日前五糧液ESG報告披露企業低碳發展取得的最新成效。
建成國家綠色工廠、行業唯一的國家級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行業規模最大的人工環保生態濕地……踐行“雙碳”目標,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糧液”)率先提出爭創“零碳酒企”、打造“生態五糧液”以來,已“碳”尋出一條白酒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全新路徑。
五糧液生態園區一角
從“零”開始,開啟中國白酒綠色“碳”索
酒糟怎么高效利用?污水如何深度凈化?碳排放量怎樣科學、安全降低?這曾是擺在每家頭部酒企面前的老大難問題,也是制約中國白酒綠色低碳發展的關鍵桎梏。如今,這些問題在五糧液迎刃而解。
“微生物是‘看不見的釀酒大師’,自我國提出‘雙碳’目標以來,五糧液率先在行業提出爭創‘零碳酒企’,這既是五糧液貫徹落實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持續鞏固提升卓越品質的關鍵舉措。”9月4日,五糧液能源環保管理部副部長李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一項極具探索性、開創性的戰略任務,沒有現成模式和成熟經驗可以借鑒,“剛開始從‘零’出發,深感責任重大、挑戰重重,但隨著任務的推移,我們對目標路徑成竹在胸。”
“傳統白酒釀造過程,能源消耗大,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圍繞白酒釀造全生命周期,做好降碳減排。”李德介紹,如在釀酒蒸煮過程中,就把原來的煤炭和電力替換成綠色能源;釀酒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的酒糟和廢水,這就得探索清潔綠色的處理方式;還有如產品包裝、酒品運輸、園區管理等“降碳無處不在”,大到“全程全面的降碳管理”,小到“園區每一棵樹的維護”。
據了解,“全程全面的降碳管理”涉及從源頭控制、能源結構、標準制定、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綜合施策。在源頭控制上,五糧液啟動洗瓶水、冷卻水循環利用,改進制水工藝,使冷卻水循環利用率達到了90%;在優化能源結構上,創造性發展生物質能,建設電鍋爐、電窯爐,新建的天然氣鍋爐執行超低排放標準,打造“電—氣—糟”多能融合互補的能源保障體系,實現安全降碳。
“雙碳”目標提出后,作為行業先行者,五糧液充分發揮自身的先行探索經驗,積極參與國家、行業、地方、團體綠色低碳標準制(修)訂。“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參與16項標準的制(修)訂,包括產品碳足跡量化要求、取水定額、物流碳排放數字化管理國家標準,綠色工廠行業標準,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報告、碳足跡核算、清潔生產評價、產品綠色設計地方標準,零碳示范工廠、零碳示范產區、ESG報告和評價、綠色供應鏈等團體標準。”李德透露。
綠色,是五糧液生態園區的底色。“十里酒城”“大美工廠”由不計其數的花草樹木營建而成。這樣的“不計其數”,在園區管理人員看來卻“心中有數”。當問到園區有多少棵樹、分布情況及樹齡情況時,園區管理人員如數家珍,這是因為園區幾十年來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則,“園區的樹木只修枝、不砍伐,樹木只增加、不減少。”到如今,沐浴著江風、酒香,這些樹已成長為茂密的樹林,為釀酒微生物提供了絕佳的自然環境。
“從一粒糧食到一滴美酒,從‘十里酒城’的全域到草木蔥籠的一隅,五糧液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產品全周期,在綠色低碳發展上取得了突破性、引領性成效。”五糧液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五糧液已實現酒類制造技術綠色化率提高33.26個百分點、制造過程綠色化率提高24.92個百分點、綠色制造資源環境影響度下降20.33個百分點。
十里酒城生態優良
以“零”為期,讓“零碳”有“跡”可循
9月4日,在五糧液能源環保管理部碳管理室,主管李金波正與幾位同事討論完善零碳示范工廠標準體系和即將實施的《酒類企業ESG評價指南》。
今年初,根據五糧液整體部署,能源環保管理部完成了新一輪機構改革,新增了碳管理室和能源督查隊這兩個全新機構。“我們在行業內率先開展能源、環境、溫室氣體三大管理體系協同運行,并探索如何推進排污許可、ESG環境信息披露與溫室氣體排放的協同管理。”指了指辦公桌上的《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融合排放清單編制技術指南(試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17號—可持續發展報告》等厚厚一沓文件,李金波介紹說。
從今年10月起,由中國酒業協會制定的《酒類企業ESG披露指南》《酒類企業ESG評價指南》兩項團體標準將正式實施。作為這兩項標準的起草單位,五糧液在標準中充分融入了自身先行先試過程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在評價指標體系方面明確了環境風險管理、資源消耗、污染防治、氣候變化、生態保護、生產責任和產品責任、供應鏈管理、員工權益和公司治理等指標的權重,有助于中國白酒行業整體提高低碳發展水平。
“在率先完成雙碳規劃制定并建立溫室氣體排放管理體系后,今年公司正制定實施碳排放管理辦法,全面啟動供水系統升級改造項目、冷卻水和洗瓶水循環利用項目建設,完善覆蓋白酒企業零碳建設各領域的標準體系建設,并對各單位節能降碳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考核。”五糧液能源環保管理部能源督查隊主管蘭師偉表示。
我國提出,力爭到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嚴格對標對表這一目標任務,公司將從源頭控制、優化能源結構、強化技術指導、升級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重點推進。”五糧液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已出臺規定,自2030年起新增的產能,將通過酒糟生物質利用、沼氣發電、購買綠電等方式,確保絕對排放量不再增加,穩步降低至實現零排放, 以“零”為期,久久為功持續向“零碳”目標推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