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一盞茶,靜心觀萬物。——宋種
人與自然界的萬物和諧共生,展現出一種超乎尋常的耐性與平和之心。在這種境界中,“有內涵,有底蘊”不僅是對個人修養的贊譽,更是對那些一生致力于守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守護人,以及千百年堅持不渝的一方民俗的深刻致敬。
高山茶園尋蹤問茶
享茶之人,慕山之行。
鳳凰山又被稱為“潮汕屋脊”,位于潮州市潮安區,是潮州的第一高山。山脈連綿壯闊,風光瑰麗。我們從山腳的鳳凰鎮上山,一路空氣清新,一眼望去,全是茶樹,茶園,茶林。很好的詮釋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句話。
自進入鳳凰鎮,滿眼都是茶樹和茶廠,以地域成名的鳳凰單叢,它是中國茶樹品種中自然花香最清高、花香類型最多樣的珍稀名種,這一次上山的目的之一,也在于拜會一位國家高級評茶師、省級功夫茶非遺傳承人、烏崠宋種第十一代傳人—鄭楚輝,探訪一叢五六百年樹齡茶樹的真面目。
上山的路蜿蜒曲折,海拔一千多米的鳳凰山雖然不是很高,但是到了接近一千米的地方,也會耳鳴。我們與大師相約在山頂匯合尋訪古茶樹,在上山的過程中,同行友人已經給我們科普了鳳凰單叢茶生長的海拔高度,天然氣候等決定了茶的口感和品質等知識。
身臨其境地了解了鳳凰單叢的出身之后,再回想起多年來所品嘗的單從茶,確實是口感很不一樣。一路上茶樹與山巒交疊,內心對于烏崠宋種第十一代傳人鄭楚輝與古茶樹的故事也更為期待。
守得住初心,方能行穩致遠
茶,歷經沉淀,見品質,見文化,見傳承。
本就是慕名鳳凰單叢,以及鄭楚輝“百年輝繁”的茶香而來。到達山頂,再沿著一條蜿蜒崎嶇的小路往上走,兩旁皆是十數年,乃至百年老茶樹,到達古茶園腳下,眼前又是另外一方天地。一邊是隱藏在雜草長得像人一般高的古茶樹叢,另一邊是在陽光的沐浴之下的山巒聳立,像極了一幅青綠山水圖。
沒有路通往茶園,一切都是這么原生態。大師帶領我們一直向上攀爬,他讓我們不用怕,就揪著兩邊的野草或者茶樹往上爬,可想而知,這樣的山路,他早已走過千百次。筆者雖從來沒有爬過這般野生的山路,但心已被即將看到的宋種古茶樹所吸引,竟也三下兩下手腳并用地攀爬而上。
到達古茶園的時候,抬頭就能看到一棵500年的宋種。它真的好美,蒼翠欲滴的綠葉,枝干全部被厚厚的一層苔蘚包裹著,枝干有力的向外延伸,雖已500歲,但茶樹的根枝生長原本就不是粗壯虬實的類型,而是給人一種蒼勁飄逸的感覺。
守茶人對茶樹的熱愛當即顯現。那就是,當我們還在為那滿樹的苔蘚會不會有蟲子而糾結的時候,只見大師一邊輕輕捧著垂下來的苔蘚一邊說:“你們看,這些苔蘚長得多好呀,這些都是數百年歲月的痕跡。”這個場景對筆者的觸動很大,真正的守茶人,他眼里只有這些茶樹,只有怎樣把茶葉用古法制作得更留香更好喝的信仰。
鄭楚輝是制茶人,更是守茶人。30多年前,當他還是一個20多歲小伙子的時候,認識并愛上了現在的潮汕妻子,從此,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與鳳凰山上的古茶樹結緣至今。鳳凰山的每一株茶樹,他都如數家珍。在工業化和商業大潮里,他癡于茶,樂得在鳳凰山里琢磨與茶相關的一切。百年磨一劍,而今他潛心30多年,匠心工夫,亦古亦今,自創門派??v使在茶行業已經有不小的名氣,但他依然修行一般,在鳳凰山與茶香、茶園、茶樹為伴。
他說,文化的傳承,是需要一代代人接力與維系的。形式上或許有創新,但是要深深扎根的,卻永遠是腳下的這片沃土。我想,對于傳統習俗的堅守,廣東人做得最好,而其中潮汕地區,更是其中的赤子。我們流連在老廣的味道里,也借力于短視頻而了解到火爆全球的潮汕英歌舞、拜老爺等習俗,沉浸式地享受著。
除此之外,我們更是在潮汕工夫茶的世界里沉醉。
時間的奢品,工藝的精品
工夫茶,即是匠心、手藝的工夫,也是時間上的工夫。時間長、工序多,就意味著生產成本的上升。但好茶不在于此,它需要時間與工藝來泡制,更需要時間與環境來消磨。
與其它茶人為了批量生產而犧牲了茶葉的口感、色澤不同,鄭楚輝執念于他心中的精品,匠心用于七道環節、十八道工序、三道古法炭焙工藝,將時間慢慢地融入每一片春天的綠葉。而為了占領這些難得的時間,接上現代生活的節奏,鄭楚輝用了點小心思,把茶葉做成茶包,10克改成3克,再配上一個公務型茶杯,簡單快捷,卻又不失茶味,唯道是少了些不計時間成本的“啖茶”的閑情逸趣。
一枚小小的茶葉,是社交與消閑的載體。鄭楚輝執著于茶,其實也是對茶禮的一種敬重,一杯茶,倒多少,如何倒,誰先品,都有它的禮儀象征所在。也許,當別人說你有文化、有內涵的時候,舉手投足間,以茶所體現在社交禮儀上的素養,即是其中之一。
為愛穿越迷霧,得道如在云端
茶不僅是飲品,也是良藥。干渴時,補得了身體的水,窘迫時,治得了心頭的病。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一畝茶園。
無論人生風云如何變換,其中甘苦自知,往事歷歷,鄭楚輝最解其中滋味。在古茶樹下,他娓娓道來這些年的守茶路。他是會制茶卻不懂經營的人,更不懂世道人心。初經商時毫無經驗,貨銷出去了,貨款總收不回來,生意幾近破產;再就是20年心血的品牌,被合伙人以非常規手段騙走。而他離開后,那株他曾精心照料的有著700多年高齡的茶樹,也凋零而逝,這也許就是冥冥中的天數吧。屢次挫敗的沮喪感,常人無法體會,他也曾數次想著離開這座山,這層層的茶園,遠走他鄉,改行去做建筑工程。
但每次登上鳳凰山,那種深入骨髓的摯愛,那日日夜夜不曾停歇的采青、曬青、 晾青、浪青、殺青、揉捻、炭焙的肌肉記憶,讓他始終無法釋懷。那些與他朝夕相處的茶,已經是他一生的事業與伴侶。閑談起往事,縷縷茶氣的唏噓中,可以悟出,人生就是一次次不停地穿越迷霧直到山巔的歷程。
下山之后,一邊品嘗著大師鄭楚輝親自沖泡的鳳凰單叢,想到與大師在古茶樹下攀談,眼前除了滿山的茶樹,有的長在石縫中,有的長在很難攀爬上去的頂峰,還有群山之間涌動的云海,口中的潮汕工夫茶頃刻化為:和(祥和的氣氛)、愛(愛心的表現)、精(精美的茶具和精巧的沖工)、潔(高潔的品性)、思(啟智益思)這五個字。讀來雖溫和清淡,但茶在中國,是為精神世界的寧靜綠洲,是社交場合的溫馨媒介,是文化傳承的鮮活載體,乃至民族情感的深邃紐帶。
在茶香的氤氳中,人們尋得心靈的慰藉,分享著生活的點滴,傳承著古老的禮儀與哲學,同時也加深了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與歸屬感。
【好茶預定,共品時光之韻】
現在預訂熱線已全面開通,您可通過深圳佰航三德茶業渠道,以及撥打預定熱線電話(李女士)、(張先生)進行咨詢與定制,三德茶業,公司高端茶禮定制商,鳳凰高山單叢產地直供,現邀您共品中國名茶鳳凰高山單叢,在茶的芳香中,品味生活的每一份細膩與溫馨。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