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作為“國民級應用”,是許多人進行商業交流的重要工具,微信聊天記錄也在各類法律糾紛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甚至一個小小的“表情”也能成為決定結果走向的關鍵“呈堂證供”。不過,在訴訟活動中,對于電子數據證據的審查相當嚴格,如何使其成為更有效的證據呢?泰好賠律師團隊對此進行了專業解讀。
確保證據完整性,可增強法律效力
泰好賠律師團隊介紹說,《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十四條,對電子數據的種類有明確的規定。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甚至是轉賬記錄等微信記錄均可以作為電子證據提交。然而,眾多真實訴訟案件表明,在提交證據時,僅僅截取部分微信聊天記錄是遠遠不夠的。這種做法可能會被視為僅截取了對自己有利的部分,從而削弱證據的真實性和可信度。為了增強法律效力,應確保聊天記錄的完整性。
具體而言,在提交材料時,對于與案件有關的聊天記錄,應盡可能真實還原、完整提交。此外,莫要對語音內容不予轉換,刻意回避不利內容不可取。除了截圖外,還可通過錄視頻方式,提供使用終端設備登陸本方微信賬戶的過程演示,并將對方的微信名字、頭像、朋友圈等都進行完整錄制,并妥善保存原始數據,以增強證據的真實性。
慎用“一鍵瘦身”,聊天記錄可恢復
泰好賠律師團隊還提醒,針對智能手機“一鍵瘦身”“垃圾清理”等自動清理功能要慎用,因為很可能不經意間導致聊天記錄等重要電子數據丟失,給后續的法律維權或證據收集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在清理前一定要先予以證據保全。可到公證處進行公證或者采取其他較為可靠的電子證據保全公司進行保全。如果不慎將微信聊天記錄清除,可通過微信備份、電腦端備份、云服務同步、專業數據恢復軟件或聯系客服等方式來盡可能恢復。
電子證據保全,讓電子證據可信可靠可追溯
隨著數字時代的迅猛發展,電子數據作為新興證據形式在司法實踐中愈發重要,但其脆弱性、易變性等特點給取證與認定帶來挑戰。為有效保全電子數據證據,利用區塊鏈、時間戳等先進技術成為關鍵。
以泰好賠為例,其電子取證服務采用哈希算法、時間戳技術以及非對稱加密手段,確保了電子證據的完整性與安全性。這些證據被實時上傳至區塊鏈進行存證保全,詳細記錄了“什么人”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上鏈了一個“什么樣的文件/作品”的行為全過程進行保全,確保當事人能夠迅速有效地固定關鍵證據。
另外,泰好賠還可進行多種形式和內容的電子證據保全并出具公證書,使得維權證據更為完整、真實且有效,為后續維權行為提供可靠保障。泰好賠的調查團隊全國覆蓋,一次性授權即可全國響應,專業人員隨時上門取證,有效克服時空限制,低成本、高效率地增強電子數據證據力,為權益保護增添重要分量。
結語:
《修改決定》第九十四條明確規定,電子數據由記錄和保存電子數據的中立第三方平臺提供或者確認的,人民法院可以確認其真實性。這意味著第三方存證行業獲得了國家層面的認可。
在此背景下,善于借助“外援”,確保微信聊天記錄等電子證據的有效性,不僅是順應法律趨勢的明智之舉,更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有效手段。泰好賠等相關法律機構的創新之舉,不僅為當事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更推動了法律服務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與升級,為構建更加公正、高效、便捷的法律環境貢獻了重要力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