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是父親節。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父親往往是嚴肅的、令人敬畏的,內斂、不善表達。父愛無言,宛如一杯陳年佳釀,醇厚綿長,越經歲月的沉淀,越能品出它的厚重、醇香。
父愛如酒,愈久愈濃。在五糧液十里酒城,就有很多“父子”間的傳承故事。
“70后”的“五二代”劉莉,是五糧液501車間生產保障室的一名員工,其父親劉世莊在五糧液釀酒車間勤懇工作了30多年,被稱為“五一代”。
劉莉說,小時候父親經常帶她到車間看五糧液生產,大家全憑體力生產,覺得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但酒香醉人便也甘之如飴,當時很好奇是怎么釀出來的。長大后參加工作,受父親影響,也進了五糧液酒廠工作,包裝工、行車工、質檢員、配料工等都做過。隨著企業逐漸發展壯大,責任感和自豪感也隨之增加,已經和她的生活息息相關,不可分割了。
“這種難以割舍的情感,不僅我有,父親也有。父親1975年進廠那一年,一起進廠的有7個人。但由于當時工作環境太艱苦,不久后就走了4個,只留下了3個人。起初父親對公司的發展也不是很有信心,但隨著一天天與車間的釀酒工人接觸后,就慢慢有了信心。到退休時都不想退了,還想繼續干?!眲⒗蛘f。
劉莉并沒有在父親所在的車間工作過,但下班回家后父女間經常會有交流。父親會說每天驗收酒的情況,如果驗收合格率變低了,會思考研究是操作中哪里沒有弄好,是原料問題,還是酒糟問題,會對如何進行改進提升進行探討,也會分享獲獎情況、公司技改情況等?!拔乙矌ё约旱膬鹤尤ミ^車間,高中、大學都去過,孩子外公一直希望他也來五糧液工作,在沉淀之后成為‘五三代’?!眲⒗蛘f。
師徒如父子。國家一級品酒師、五糧液506車間勾調工段一組組長張潔,為了保持最靈敏的感官,她放棄了鐘愛的化妝品,也遠離了辛辣味重的美味佳肴,通過不斷的學習積累,將敏銳的味蕾天賦轉化為酒業的專業技能。
這種自律,張潔有,她的師傅曹鴻英大師有,曹鴻英的師傅范玉平大師同樣也有。
張潔對五糧液“師徒結對傳幫帶”的技藝傳承方式和匠心精神深有感觸?!皫煾到痰氖侵R,傳的是技術,給的是情懷,延續的是工匠精神?!彼f,“我們年輕一輩一定會把五糧液‘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傳遞好,這是五糧液逾千年技藝始終傳承不墜的秘訣所在?!?/p>
張潔所說的“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在五糧液釀酒、勾調、制曲等不同崗位上,不勝枚舉。
作為中國白酒典型代表和行業龍頭,五糧液傳承逾千年的古法釀造技藝發于唐、興于宋、精于元、成于明、得名于清,傳承逾千載,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包含了五糧配方、包包制曲、跑窖循環、續糟配料、陳釀勾調等100多道極其繁復和精細的工序,且絕大部分工序需要一線匠人憑經驗去預判和臨機把控。
經年累月,五糧液云集了中國白酒行業數量龐大、經驗豐富的制曲、釀酒、勾調大師,他們長期在生產一線堅守匠心、精煉匠技、付諸匠行、鑄造匠魂,用心釀造每一瓶好酒。
同時,釀酒匠人們通過“師徒結對傳幫帶、言傳身教形意神”方式,把“擇一事、終一生”的匠心精神代代相傳,讓數千年釀造技藝得以傳承不輟的同時,也通過不斷涌現出的優秀人才,讓技藝不斷精進傳揚,使五糧液始終代表中國濃香型白酒最高釀造水平。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父親節到來之際,不妨陪伴父親、師傅小酌幾杯,品味那些沉淀在歲月和記憶深處的成長故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