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時節,素有“湘南芙蓉鎮”“湘南最美古村鎮古民居”之稱的湖南衡東草市鎮,迎來了形成于唐宋,興起于明清的“趕分社”民俗活動。草市古鎮是三江交匯之處,每年“趕分社”活動持續一周,迎來周邊及衡山、攸縣、安仁、茶陵,甚至江西‘老表’匯聚的盛況。草市古鎮在文旅融合的新形勢下,激發衡東文旅新活力。
近年來,參與“趕分社”的人群趨于更加年輕,春天不但要“趕分社”,更重要的是來草市古鎮踏青,看花,春游。以此為契機,今年“趕分社”活動期間,衡東縣文旅廣體局聯合草市鎮人民政府舉辦“非遺民俗春風里”草市趕分社之非遺大集活動,助力第三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
“趕分社”期間,客商、顧客或乘船或趕陸路,帶著自己的土產蜂擁而至。草市鎮大街小巷,頓時攤位林立,鱗次櫛比,人頭攢動,人山人海,十分壯觀。交易的產品主要有農具、耕牛、飲食、服裝、竹木器等,種類繁多,應有盡有。
“趕分社”有兩大特色:中草藥和牛市。走進老街,在摩肩接踵的人群當中,隨處可見成捆成捆購買中草藥的人。當地草藥資源豐富,大多都是村民從山上采集來的。
“趕分社”期間,這里還會開啟一個古老而重要的交易——“牛市”。四里八鄉的賣牛人和買牛人天剛亮就陸續進入牛市。牛市在離老街數百米遠的一個矮山包的樹林里,遠遠可以聽見牛的哞叫聲。
現場還能看到古老的“手語”交易。
在“非遺民俗春風里”活動中,縣文旅局組織了具有衡東特色的皮影戲、花鼓戲演出;草市鎮政府精心組織草市八寶攤位,分別有米酒鋪、豆腐鋪、油貨、紙馬匠、篾匠、中醫、鐵匠。豐富了游客沉浸式體驗本地特色民俗文化的樂趣。
鐵匠
豆腐鋪
中草藥
“非遺民俗春風里”草市趕分社之非遺大集活動中,縣文旅廣體局還開展了送文化下鄉活動。
送書活動
送政策法規下鄉活動
為盛情迎接四面八方來客,每年春分前夕,草市鎮黨委政府提前進行安排部署,要求全體機關干部職工全員上崗,采取流動巡邏與定點執勤方式,進行安全巡查與引導,確保“趕分社”期間社會穩定,水陸交通安全,市場交易公平公正。
棋盤街縱橫深邃,小樓閣青磚青瓦,石板地古色古香,古鎮最盛時有商家360余戶,來自全國多個省市地區。整個古鎮中心建筑呈四方形,猶若一顆印璽矗立洣水河畔,是溝通攸縣、茶陵、安仁的交通要沖之地,也是衡東縣東南物資的集散地。
近年來,草市鎮充分挖掘古鎮、古街、靈山廟、馬腦寨等文旅資源優勢,充分發揮“趕分社”“靈山廟會”等非遺傳統文化魅力,全面激發旅游、文化發展潛力,每年吸引數萬名游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打卡游玩;同時,立足白茅洲柑橘、江坪油茶、大洲香芋、洲西黃花菜等特色品類銷售,完善特色農產品生產、采摘、觀賞、銷售服務體系,在文旅融合生態鏈、產業鏈的延伸拓展上精耕細作,草市古鎮在文旅融合的新形勢下,激發衡東文旅新活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