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大數據技術標準推進委員會(CCSA TC601)共同組織的2023大數據“星河(Galaxy)”案例評選活動揭曉,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和微眾銀行聯合研發的“國家海洋科學數據開放共享隱私計算平臺”獲選數據要素流通領域的“標桿案例”。
該平臺引入微眾銀行區塊鏈及隱私計算技術,通過場景式隱私保護解決方案WeDPR、開源聯盟鏈底層平臺FISCO BCOS,為海洋敏感數據的開放共享提供了安全、高效的解決方案,助力推動了海洋科學數據的可信流通,對于引領海洋領域新一輪科技創新和助力海洋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數據開放更安全,隱私計算助力海洋數據高效共享
國家海洋科學數據中心由國家海洋信息中心牽頭組建運行。多年來,國家海洋科學數據中心秉承“創新、開放、高效、服務”的建設理念,持續匯集管理各類海洋數據資源,構建了我國首個面向國內國際用戶標準統一、服務便捷、安全開放的海洋科學數據共享服務平臺,累計提供數據服務3500余萬次,逐步形成了面向全社會的網絡化海洋數據共享服務新格局。
然而,由于海洋科學數據具有要素敏感性、領域專業性、應用廣域性等特征,傳統的單一數據下載方式已不能完全滿足用戶越來越廣、應用越來越精的服務需求。
為解決上述海洋數據共享業務面臨的痛點,國家海洋科學數據中心建立了“國家海洋科學數據開放共享隱私計算平臺”項目。該平臺引入微眾銀行區塊鏈及隱私計算技術,通過場景式隱私保護解決方案WeDPR、開源聯盟鏈底層平臺FISCO BCOS,構建了海洋科學數據隱私計算框架,并引入區塊鏈的協同多方、可信數據流轉和存證審計等功能,通過對海洋數據、模型算法進行加密,為數據供給方、算法模型供給方和資源使用方提供多方協同的數據處理、模型應用、產品制作和輸出安全計算環境,全程留痕可溯,確保原始數據不出域,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
目前,平臺已部署了3個分布式節點,加載了海洋站觀測數據、海上平臺觀測數據、區域調查數據等500余個數據集,集成了聯合統計、聯合預測、匿蹤查詢、隱私求交等10余種模型算法,初步形成了海洋科學數據的隱私計算能力。
釋放數據生產力,微眾銀行技術保障多方數據可信協作
作為國內首家數字銀行,微眾銀行自成立以來,一直以科技為核心驅動力,在區塊鏈、安全多方計算等方面積極開展研究和應用,融合構建隱私計算核心能力。
作為微眾銀行代表性的隱私保護解決方案,WeDPR包含了聯合報表、聯合計算、隱私求交、隱私查詢、聯合建模和預測等功能需求,支持多方平等、安全地參與隱私數據協作。能夠支撐各類商業應用場景靈活拓展,可廣泛應用于金融、政務、公共健康、數字權益等領域,有效促進隱私數據有序流通,釋放數據生產力。
憑借領先的技術優勢,微眾銀行在隱私保護領域的攻關成果也廣泛獲得權威機構認可:首批通過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區塊鏈輔助的隱私計算產品”權威評測,也是首批通過北京國家金融科技認證中心“多方安全計算技術金融應用認證”的產品。
此次“國家海洋科學數據開放共享隱私計算平臺”項目是微眾銀行WeDPR多方大數據隱私計算平臺技術應用落地的標桿案例之一,這也是繼“科技計劃項目數據匯交區塊鏈服務平臺”后,雙方合作打造的又一個海洋數據區塊鏈項目,結合區塊鏈技術,為海洋科學數據的分析挖掘、可信共享等多個場景的提供了有效支撐。未來,基于區塊鏈、隱私計算等技術,微眾銀行將進一步助力更多行業、領域、應用場景的數據可信協作,提升數據流轉效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