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今年來,咸寧公安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深化拓展《咸寧公安機關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十條措施》,扎實辦好“便民利企十件實事”,在打造一流治安環境、法治環境、服務環境上“優”無止境,以環境之優謀發展之勢。
重拳出擊打造安企環境
(資料圖片)
“警方的強力出擊,有力維護了公司的品牌力和市場形象,對公司搶占市場回暖契機起到積極作用。”五一前夕,紅牛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對市公安局的重拳出擊表示感謝。
原來,4000箱假“紅牛飲料”以次充好,在咸寧、九江、武漢、長沙等地出售,引起警方關注。4月29日,市公安局溫泉分局通過循線追蹤、縝密偵查,成功偵破這起涉案金額40萬余元的侵犯知名企業知識產權案。
與紅牛公司相關負責人有同樣感慨的,是通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佑勝。在“百日行動”的強大攻勢下,通城公安雷霆出擊,輾轉深圳、湖南、湖北三地,通過大量細致入微的偵查,快速偵破一起涉企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為該公司追贓挽損500余萬元,助力企業重回市場主賽道。
咸寧公安牢固樹立“破案不是終點,追贓才是重點”的理念,緊盯擾亂市場秩序、侵犯知識產權、制售偽劣商品等違法犯罪行為,常態化掀起雷霆攻勢,切實維護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讓企業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
打掉橫跨咸寧、天門、宜昌、荊州等地的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網絡團伙,涉案金額達1.2余億元;偵破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判刑10人,挽損1172萬余元……
“在偵辦涉企案件中,我們加大追贓挽損力度,僅去年辦理各類涉企案件177起,為企業追贓挽損1.78億元,最大限度為企業排憂解難。”市公安局經偵支隊長嚴承宏介紹,通過重拳出擊打擊涉企犯罪,全力護航企業發展。?
主動上門助企紓困解難
3月14日,咸安分局橫溝派出所民警走訪企業時,與多家賓館溝通協調,解決了一家醫療公司員工住宿難問題;
4月2日,高新分局對65家規上企業實行“定向服務”,專人及時了解、協調、解決企業生產困難;
5月11日,嘉魚公安推出一批“問題清單”“好事清單”“短板弱項清單”等“三張清單”,全力幫助企業紓難解困……
今年來,咸寧公安著眼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進一步發揮職能作用,研究破解重點和新興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堅持“警力跟著警情走”,強化社會面和企業周邊巡邏防控,建立涉企警情快速反應處置機制,組織開展“百警聯百企”“民警進社區”等活動,了解企業所需所盼,找準服務企業的難點、堵點,著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和優質的營商環境。
在通山、咸安,交警聯合派出所多次深入企業開展“敲門行動”,為企業員工講解交通安全知識,為企業正常運轉系上“安全帶”;在嘉魚,法制民警深入生產一線,針對企業管理人員開辦法律講座,提高企業抵御法律風險能力;在咸寧高新區,民警聯合金融管理部門開展大走訪、大排查,敦促企業負責人落實主體責任,及時消除風險隱患。
去年以來,咸寧公安“主動上門”開展企業安全風險排查治理,聯系企業213家,排查涉企矛盾糾紛998個,整治涉企亂點問題61個。
加速改革提升服務質量
“化繁為簡,優化省出的時間,就是我們企業加足馬力創造的財富!”近日,通山一化工企業負責人李先生算了筆“經濟賬”:以前申請易制毒化學品購買需要從企業到派出所、再到縣公安局來回跑,快則半天、多則一兩天。現在通過手機網上申請報備,公安機關通過線下平臺預審、審核、辦結一步到位,極大縮短了審批時限,提高了辦事效率。
咸寧公安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優化、簡化業務流程等環節上狠下功夫,把辦事窗口當作改革的“主場”,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推廣運用“一網通辦”,做好“預約辦”“延時辦”“上門辦”等個性服務,實現“指尖”辦理,轄區群眾和企業足不出戶就能辦理業務。
“我們向企業負責人全面公開公安機關行政許可、行政審批、行政處罰等職權,解讀其依據、行使主體、運行流程等內容,規范各種行政行為,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咸寧市公安局法制支隊長周天勤介紹。
4月10日,嘉魚怡和公司新加坡籍總經理林某在前往成都洽談商務時,因居留許可證到期無法乘機,亟需延期以辦理護照。咸寧警方獲悉后,開通涉企服務“綠色通道”,僅用3小時完成居留證延期的全部流程,林某如期乘機簽下了外貿訂單,贏得企業高度贊譽。
服務體驗再加速,用“流程減法”換“服務加法”。自今年1月8日起,咸寧公安貫徹落實優化移民管理政策新措施,對確有緊急事由的申請人,實行“周末無休、專人管理”,開通“綠色通道”保證高效便民服務群眾,累計解決群眾難題252次。
咸寧日報記者 張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