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龍華區民政局召開龍華區“6·30”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座談會,會上號召全區社會組織積極參與鄉村振興,緊緊圍繞2023年“6·30”助力鄉村振興活動的工作部署,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齊心協力共同推動鄉村振興。
動員引導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是龍華區民政局探索“社會組織+慈善”服務模式的一大生動實踐。近年來,龍華區民政局積極引導、大力支持社會組織參與公益慈善事業,發動社會組織參與“黨建凝聚社團芯 興教育人促振興”三年行動工程、“一十百千萬”視力健康工程、“聚善家園”項目、公益創投項目等公益慈善行動,用實際行動譜寫社會組織事業發展新篇章。
2022年,龍華區民政局精準盤活樞紐型、行業類社會組織資源,面向廣西羅城、東蘭、鳳山各學齡段學子,實施了教育幫扶專項計劃——“黨建凝聚社團芯 興教育人促振興”三年行動工程,資助一份“成才金”、搭建一座“育苗圃”、設計一個“健康包”、實現一批“微心愿”四大路徑為抓手,精準開展“興教育人”十大行動,每年關心關愛結對地區千名學生。僅2022年就捐贈助學金及助學物資合計50.8萬元,龍華區社會醫療機構行業協會、龍華區佰事德職業技能培訓學校、龍華區零廢棄促進會等8家社會組織分別與廣西中小學、村莊簽約結對,從物資捐贈、學校建設、學生服務等方面進行精準幫扶。
在此基礎上,今年龍華區民政局繼續發揮龍華區社會組織總會樞紐作用,強化行業協會專業支撐作用,針對廣西羅城健康衛生有關需求,依托龍華區社會醫療機構行業協會,廣泛帶動龍華區內各級各類社會組織共同參與,計劃以打造一個縣級視力綜合防控指導基地、改造十間視力防控示范教室,面向百名家庭困難學子開展捐贈幫扶、點對點跟蹤服務千名學生視力健康、組織萬名學生開展視力防控宣教等五大舉措為抓手,以呵護學子健康成長“小切口”做實對口幫扶羅城“大文章”,推動“一十百千萬”工程形成品牌效應。
聚合社會組織力量,推動社區慈善發展,是龍華區“社會組織+慈善”服務模式的一個重要而鮮明的特色。為弘揚“聯合慈善,人人慈善”的理念,打造“大愛龍華”慈善品牌,龍華區在全市率先發起“聚善家園”項目,廣泛發動社會組織參與打造龍華“公益節”——聚善日,為全區社區慈善事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熬凵萍覉@”項目實施以來,開展公益集市“聚善日”活動超過3569場,共有2818家次的社會組織參與“聚善日”活動,服務人次約48萬余人,募集善款111萬余元,基本形成規?;?、常態化、特色化、一體化的社區慈善服務體系。不僅如此,自2015年“99公益日”實施以來,龍華區民政局引導58家社會組織積極參與,與區慈善會聯合發起公益項目106個,募集資金累計2809.23萬余元。
為支持和引導社會組織有序參與社會治理,推動慈善公益事業發展,龍華區從2013年開始設立公益創投項目資金,對社會組織實施的公益項目予以資助。作為社會組織的慈善補充力量,公益創投項目涵蓋助老助殘、特殊人群服務、未成年人保護、平安建設、心理健康服務、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等十個領域,至今已開展了14期,累計資助項目766個,資助金額4700余萬元。
在“聯合慈善,人人慈善”的理念下,不少社會組織聚焦特殊人群、聚焦群眾關切,積極鏈接匯聚社會愛心資源幫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比如,龍華可可沙龍志愿者協會開辦了關愛城中村流動兒童免費英語培訓公益課堂“朵朵英語角”,開設首個關愛環衛工人“愛心歇腳點”,創建龍華區首面“小衣大愛”愛心墻,接收、送出愛心衣物7萬余件;龍華區龍華街道龍之韻老年人協會致力服務社區弱勢老人和兒童群體,以低齡老人幫助高齡老人、孤寡老人,讓老人“抱團取暖”共享幸福晚年。
經過9年的探索實踐,“社會組織+慈善”的服務成效逐漸顯現,居民群眾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積極性顯著提高,慈善隊伍不斷壯大,社區社會組織持續發展,社區建設資源有效配置,龍華社會組織慈善的聚合效應彰顯出巨大能量,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賦能助力。(張舒)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