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我市舉辦2023年度咸寧市“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活動。經過層層推薦,優中選優,20名優秀少年脫穎而出。他們展現了新時代青少年樂觀進取、向上向善的亮麗風采,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的優秀事跡,為咸寧新時代好少年喝彩!
奮進好少年
宋嬋瑄
(資料圖)
宋嬋瑄同學勤奮好學,是學校的全優學生。
她曾獲全省優秀少先隊員、紅領巾四星章。多次榮獲優勝學生、三好學生、優秀班干部、優秀大隊干部、全面發展之星榮譽。
她責任心強,有集體榮譽感。作為一名大隊長,不僅時刻以隊章作為準則嚴格要求自己,更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帶領班級、社團積極開展各項活動,爭取各項榮譽。
她興趣廣泛,樂于助人,擅長舞蹈、唱歌、書法、主持、演講,積極參與公益活動。
她將個人理想與祖國的理想融合在一起,立志做一名主持人,將祖國的聲音傳向世界。
宋嬋瑄,自律進取的向上少年。
張詩雨,一直把成為一名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好少年作為自己的目標。
為此,她像海綿吸水一樣不斷汲取知識。在校內,她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在課外,她興趣廣泛,舞蹈、鋼琴、主持、閱讀游泳等都是她的愛好。那一張張獎狀、一摞摞證書,是對她莫大的認可和鼓勵。
張詩雨孝順獨立,在家里時常幫家長分擔家務,照顧年幼的弟弟。
在物質上,她不和別人攀比,更追求精神上的充實,一本好書、一部精彩的紀錄片,都會讓她沉浸其間。
張詩雨,快樂成長的昂揚少年!
她叫胡冰倩,是老師同學們眼中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模范。
她身上的標簽很多: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得主、模范團干,《蔚起》刊物主編,愛國主義的弘揚者,傳統文化的傳承者……
胡冰倩同學為什么這么行?因為她把對祖國的深切熱愛,對社會的責任擔當轉化為前行的動力,在崇高精神的指引下,在自我砥礪中不斷汲取奮進的力量。
這是她與同學共同創作的詩歌《北伐頌》——“我是渾身彈孔/仍用雙臂抱緊紅旗的人/是滿身傷疤/仍舊眷戀這片土地/仍舊癡情不改的人!”。
赤心不改,踔厲奮發,篤行不??!
胡冰倩,一路向上的奮進少年。
全能是他的代名詞,他是老師眼里的好學生,同學們心中的好榜樣,家長眼中的好兒子。他就是程昭文。
在學校,程昭文一直是學習的排頭兵,成績名列前茅,多次榮獲“學習標兵”“優秀班干部”稱號。
在課余,程昭文涉獵廣泛。
他自學編程,兩年完成126項作品。今年初通過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編程水平測試,獲得YCL4級證書,并被納入工業和信息化技術技能人才信息庫。
他癡迷音樂,多次在國家級、省級少兒鋼琴比賽中斬獲獎項。
他酷愛中國傳統文化,讀古籍汲取豐富的營養。
程昭文,全面發展的博學少年。
周宇珺同學,一位陽光開朗、品學兼優的女生。
她曾榮獲“祖國頌”全國書畫(硬筆書法)大賽銀獎、“葉圣陶杯”華人青少年作文大賽省二等獎,紅領巾三星章。
她曾憑借“中華好童聲”全國少年兒童朗誦優秀人才展演金獎的榮譽,參與到全國朗誦示讀本錄制中。
在周宇珺身上,總有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在學習中即使遇到挫折,也能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對于老師交給的任務,她總是克服困難,努力完成。在生活中她自強自律,興趣廣泛,畫畫、書法、朗誦、運動樣樣在行,而且屢屢收獲獎項。
周宇珺,志存高遠的勵志少年。
她叫程驀然,小小年紀,卻有著堅強的意志和強烈的責任感。
她是老師的得力助手,認真當好班干部,為班級盡職盡力;
她是同學們的學習榜樣,多次被評為優秀學生干部、學習標兵、五好學生;
她是熱心公益的“雷鋒俠”,和爸爸、叔叔阿姨們一同參與創文活動,還作為志愿者上街勸導交通。
她開朗樂觀、積極向上,興趣愛好廣泛,向往詩和遠方,對中國古典名著愛不釋手。
小小的她有著遠大的夢想!
程驀然,小有大志的追夢少年!
在高宇軒的身上,總是散發著溫暖美好的光芒。
他既是學校的大隊委,也是“紅領巾志愿小分隊”的小隊長,他想成為一顆閃耀的星,發光發熱,點亮自己,照亮他人。
名列前茅的他,發現同學學習有困難,會馬上主動幫助;
他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發起成立“紅領巾志愿小分隊”,周末和小伙伴們走上街頭文明勸導、清理墻面,踐行文明的精神;
利用課余時間多次去福利院為老人和孤兒送慰問、獻愛心;
和同學前往留守兒童家中,用自己節省下來的零花錢為新朋友購買書包、學習用品,送去手工制作的小禮品,讓同齡人感受到友善關心和溫暖祝福。
在他的影響下,班級成為一個溫暖而向上的大家庭。
高宇軒,散發溫暖的愛心少年。
今年13歲的蘇筱雅同學,是咸寧陽光助困協會的一名小小志愿者。
她不僅學習成績優異,還熱心公益,多次參與志愿服務活動,走訪“一對一助學”困境兒童,贈送學習生活物品,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她勤奮好學,喜歡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教室后面的圖書角,是她的課外樂園。
在咸寧市第五屆中小學經典誦讀活動暨第一屆“新華杯”詩詞大會中,她與同學們過五關斬六將,獲得小學組團體第一名。
2022年,她獲得紅領巾四星章。
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在蘇筱雅的字典里,這是最神圣的字眼,也是自己追隨的目標。
蘇筱雅,奮勉進取的公益少年。
這段《我喜歡紅色》的朗誦者,叫粟雨芊。
11歲的她是一位紅領巾小記者、校園小主持人,她通過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和宣傳實踐,傳播著好故事和正能量。
作為大隊委,粟雨芊一直嚴格要求自己,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校園之外,她以生活為師。
她熱愛社區公益活動,作為小小講解員,為游客義務講解咸寧歷史文化。在生活中,她樂于助人,主動給老人讓座,更是用自身的行動感染他人。作為紅領巾小記者,她到嘉魚縣110指揮中心采訪全國勞動模范粟春江警官,講述基層民警的感人故事,也在自己心底種下見賢思齊的種子。
粟雨芊,向陽而生的朝氣少年!
魏羽瑤,品學兼優,熱心公益,她用樸實的行動,踐行著一名少先隊員的陽光情懷。
她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參加各類志愿服務活動:
組織同學定期到養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打掃衛生、表演節目;
和同學一起撿拾白色垃圾;
到革命烈士陵園祭掃英烈,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為環衛工人送上愛心早餐;
與小伙伴一起在荒地上種上小樹苗,爭當護綠小使者;
她還主動到紅綠燈路口開展勸導活動,到網紅橋義務打掃衛生.......
近兩年,她累計參加各類志愿服務活動近百次。
在班級中,魏羽瑤也樂于為老師分憂,為同學解難。
她用自己的點滴行為,無聲浸潤著他人。
魏羽瑤,筑夢前行的陽光少年。
她叫何梓涵,一位聰慧有禮,樂于助人的好學生。
同學學習遇到困難,她總會伸出援手,幫助答疑解惑;
她用自己畫畫的才藝,把管理的班級圖書角裝扮得格外溫馨;
小區的樓道里,總能看到她打掃衛生的身影;
文明勸導、撿拾白色垃圾、清掃潔城……學習之余,何梓涵常常參加公益勞動或實踐活動,幫助長輩分擔家務……
在為同學服務、為班級服務、為社會服務的過程中,她不怕辛苦,不求回報,收獲著快樂和成長。
何梓涵,樂于奉獻的文明少年。
自強好少年
楊雨蕊同學是一名“留守兒童”。
她出身平凡,卻不甘于平凡,從小就樹立遠大的志向。
她心里一直記著這句話——“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自強者才能將未來緊緊抓在自己的手里。楊雨蕊知道,只有通過努力才能不淪為平庸。
校園里,總是能看到她手執書卷的身影。
清晨天色未明,教室里便傳來她瑯瑯的讀書聲;
當同學們討論生活趣事時,她心無旁騖,見縫插針的學習。
入學以來,她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獲得紅領巾三星章。
父母在外務工,楊雨蕊獨自照顧年邁的奶奶和年幼的弟弟。這使得她從小就很獨立,做飯、洗衣.... 她為家庭撐起一片天地,成為奶奶的依靠,成為弟弟的后盾。
楊雨蕊,不向命運低頭的自強少年。
她關心集體,是班級的“小管家”。
她學業優秀,是學習的領頭人。
她多才多藝,是全面發展的好榜樣。
這是曾慶沄同學,做什么都透著一股兒拼勁。
在學習上,她有一股鉆勁,各科成績名列前茅;在才藝上,她同樣一絲不茍,在各種比賽中屢次獲獎。
作為班長,她更是為了集體的榮譽、大家共同的進步動腦筋、花心思。
為了讓班級在籃球比賽中取得更好成績,曾慶沄帶著同學研究其他班級球隊的每場比賽,對各項技術數據做詳細的記錄,知彼知己終于幫助班級球隊提前殺入決賽。
她獨立、自信,不挑吃穿,不搞攀比,還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曾慶沄,自信自強的活力少年。
鄧涵鈺同學生活在這樣一個大家庭——
忙碌的爸爸媽媽、體弱的外公外婆,離不開人照顧的妹妹和癱瘓在床20年的大姑。
“我們無法選擇出生在什么家庭,但可以選擇成為什么樣的人”——既然成了一家人,那再大的苦難,也得共同面對。
7歲起,鄧涵鈺就開始為家長分擔家務。后來,她逐漸接過照顧大姑的重任。
鄧涵鈺的大姑是一級傷殘,一半軀體失去知覺,她承包了大姑的貼身護理,每天陪她說話聊天,大姑的情緒好多了。
鄧涵鈺也有委屈的時候,有一次忙活半天沒得到大姑的“滿分好評”,鄧涵鈺氣得眼淚一串串地往下掉。但是擦干眼淚,她還是那么懂事善良。
鄧涵鈺,笑對困難的樂觀少年!
“在逆境中也要披荊斬棘,勇敢前行?!?/p>
阮翌宸同學的成長之路,寫下了“自強自立、勇于擔當”8個大字。
他從小就志向高遠,“胸中住著一位豪杰”,早早樹立了自己奮斗的目標。多年的班長、大隊長工作歷練,讓他更加自信。
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阮翌宸都嚴以律己,不斷努力提升自我。
他學習成績優異,在年級名列前茅,曾獲全國學生作文比賽一等獎,英語能力競賽二等獎,奧數比賽優秀獎,獲得紅領巾三星章。
他興趣廣泛,閱讀、輪滑、架子鼓全面開花。曾獲央音全國青少年藝術展架子鼓湖北賽區金獎,獲得全國少年兒童播音主持專業六級證書,打擊樂專業七級證書。
他全面發展,用夢想激勵自己,堅定勇敢地走在實現自我成長的道路上。
阮翌宸,奮發圖強的勇毅少年。
從小,愛黨愛國的紅色種子就在宋亦恒的心中播撒。
在咸寧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處處留下宋亦恒參觀學習的身影。
小學時,宋亦恒就參加了“紅色小導游”志愿服務隊,他經常利用周末和節假日,到北伐汀泗橋戰役遺址等革命舊址,充當義務導游員。他的講解,不僅讓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咸寧紅色的革命歷史,也讓自己的心靈受到洗禮。
紅色精神也鼓舞激勵著宋亦恒。他勤奮刻苦,學習成績一直排在年級前列。他熱心公益,加入學雷鋒志愿者行列,樂當小雷鋒。在紅色精神的指引下,宋亦恒像一棵生機勃勃的樹苗筆直生長。
宋亦恒,紅心向黨的愛國少年。
梁笑顏,一個熱愛祖國,熱愛傳統文化的開朗女孩。
課堂上,梁笑顏同學是一名活躍分子。
課外,她喜歡閱讀,經常把自己讀到的名人故事、文學作品、唐詩宋詞等分享給身邊的人。
《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傳》《紅樓夢》這四大名著,她早已熟讀。在書中,梁笑顏品讀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她偶爾提筆寫詩撰文,多篇作品在“開心杯”全國中小學生征文比賽、“《七彩語文》杯”小學生作文大賽“楚天杯帥作文大賽”中獲獎。? ??
熱愛傳統文化的梁笑顏還學習了古箏,在華夏之星古箏全國總決賽中獲得一等獎 ;敦煌國樂湖北省楚天箏星決賽中獲得金獎。
每逢清明,梁笑顏會來到文廟山烈士陵園,祭拜先烈,接受紅色教育洗禮。?
梁笑顏,鐘情國學的詩意少年。
“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高婧月一直以實際行動踐行著這句鏗鏘誓言。
高婧月勤奮好學、成績突出,全面發展、多才多藝,是同學眼中的“全能”選手,獲得紅領巾四星章。
在學校各種大型活動的舞臺上,總能聽到她歌唱祖國,歌唱黨的聲音。她代表赤壁市參加咸寧市“紅領巾心向黨”隊課大賽、咸寧市“愛國主義教育讀書活動”等均取得了優異成績。
課余時間,她還在革命烈士紀念館擔任紅領巾宣講員,義務宣講本地革命斗爭史;在圖書館擔任圖書管理員,協助工作人員做好書籍的整理工作;在得知有同齡人因家庭貧困上不起學時,她毫不猶豫地拿出壓歲錢幫助她完成學業;在聽聞災區有難時,將積攢了半年多的零花錢全部捐獻……
高婧月,唱響青春贊歌的責任少年。
11歲的他,已經是書法協會的會員,被稱為“小小書法家”。
他叫何晨曦,用濃濃翰墨香書寫著新時代好少年的家國情懷。
何晨曦同學從5歲起學習書法,6年如一日,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堅持不懈。多年來的勤學苦練,他的書法造詣越來越高,作品多次在市、省級別的比賽中獲獎。
何晨曦用筆書寫國家的英雄,疫情期間,他揮毫潑墨,書寫最美逆行者;每逢春節,他都會前往社區義務為居民寫春聯,送祝福。??
何晨曦把對書法對國學經典的熱愛,轉化為對傳統文化的傳播。從8歲至今,他就經常在學校和社區教其他同學寫毛筆字,在他的引領下,更多的同學和他一樣愛上書法。
何晨曦,守護傳統文化的書香少年。
阮鍵同學,是革命烈士阮緒垅的曾孫,從一歲半開始,他就跟著父親為曾祖父掃墓。他幼小的心靈,充滿了對英烈的敬畏。
5歲半時,他應邀參加了《紅色通山》公益宣傳片拍攝。在 60 多天里,跟隨攝制團隊,身穿紅軍服,跋山涉水,在拍攝中完成了“小紅軍”的洗禮。?
之后,阮鍵以傳承紅色文化為己任:應邀參演《紅色江山萬年紅》舞臺情景劇轟動了全國革命老區;他和父親定期為安葬在白泥村的蕭克允烈士掃墓;他參加學校講述紅色故事“烈士爺爺”的視頻獲得一等獎;跟隨父親探訪年邁的烈士后代,向老人敬上軍禮。2022年,他被評選為“全國老區十佳紅娃”。
阮鍵,傳承紅色基因的正氣少年。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