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希望。關心關愛未成年人成長,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5月25日至6月25日,市委文明辦、市教育局、市衛健委、團市委、市婦聯聯合,開展首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
(相關資料圖)
陽光“心”行動、健康向未來。一個月來,我市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系列活動,推動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協同,護航未成年人健康快樂成長。
四大主題,營造濃厚氛圍
微笑拍照、設計一份心理海報、信件盲盒、心晴樹洞明信片墻、給情緒上色、玩轉多彩流體熊、拍微電影……5月以來,鄂南高中通過一系列集趣味性、知識性、體驗性于一體的活動,讓學生體驗新鮮的“心靈雞湯”。
學校負責人表示,讓大家在輕松的氛圍下接受心理健康的熏陶,增強同學們對自身心理健康和心靈成長的關注,從“心”出發,健康成長。
這是我市扎實開展首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的一個縮影。自5月25日正式啟動以來,我市圍繞“心”宣講、“心”交流、“心”體驗、“心”展示四大主題,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覆蓋面廣的活動,營造了關心關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濃厚氛圍。
發放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倡議書和宣傳手冊4萬余份,開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傳進小區活動30余場;
通過升旗儀式、主題班會、征文、繪畫等多種方式,組織心理健康教育活動600余場,覆蓋師生20萬余人;
組織全市中小學生參觀體驗各級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生命教育體驗館等累計2.2萬余人次;
組織開展“藍絲帶”“525心理健康節”“紅領巾小健將”“心理游園會”“心理集市”等活動20余場,參與師生3000余人;
上下聯動齊推進、以點帶面全覆蓋。據統計,全市共進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宣講、咨詢、團體輔導等1900余場,參與人數達54萬人次,帶動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穩步發展。
三方協同,守護心理健康
6月11日,赤壁市車埠鎮中學操場上熱鬧非凡,學生、家長、老師、組織者和來自全國各地的義工們,身著紅、藍、綠、黃不同顏色服裝歡聚一堂。
“打招呼”“一穿到底”……通過游戲、分享、體驗等形式,營造了平等、輕松、關愛、真誠的氛圍,讓學生、家長、老師放下平時的身份和角色,回到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關系。
“體會溝通、信任和支持的力量,學會接納、關心、尊重他人,建立嶄新的親子關系、師生關系。”車埠鎮中學校長王松柏表示,通過這次活動,促進彼此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呵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學校、家庭、社會一個都不能少。一個月來,我市著力構建健康良好的家校社三方協同教育生態,共同守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學校層面,各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聯合學校心理咨詢室,走進校園開展互動巡講、團體輔導、沙盤游戲等多樣化的心理健康宣講、知識科普、輔導300余場,覆蓋人數13.2萬人次。
家庭層面,通過“線上+線下”“講座+互動”“漂流書包+讀書分享”等多種形式,開展“家園互助”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公益活動30余場。
社會層面,組織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專家庫專家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骨干教師在社區、村灣開展一系列義務咨詢活動20余場,現場接待咨詢1000余人次,解答各類問題100余個。
一套機制,護航快樂成長
如何鞏固宣教成果,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我市以首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為依托,健全工作機制,建立學校、家庭、社會和相關部門協同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識別、干預全鏈條機制,筑牢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防線”。
5月底,咸寧實驗外國語學校發放心理狀態普測表,讓學生認真填寫。通過收集信息,及時掌握學生心理狀態,進行心理干預和疏導。
今年以來,通過對全市10萬余名學生開展心理狀態普測,我市建立心理問題學生“一生一檔”信息登記表,并及時進行心理干預和疏導。
同時,為有效開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管理,實施“一表三制六注重”的關愛行動,即制定一份特殊群體學生信息表,落實教師關愛導師制、同學互助伙伴制、家校社協同共育制,注重心理問題學生排查、注重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建設、注重開展體藝實踐活動、注重日常疏導交流、注重家校社醫協同育人。
為全方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我市建立“三級包保包聯”機制,即“學生-班主任-學校行政”三級心理包保機制,“2名知心同學+1名老師”包聯機制,層層分工、層層監管,對出現心理問題苗頭的學生提供一對一心理咨詢的同時,及時做好情緒疏導和心理調適。
今年以來,我市共建立338個包保包聯小分隊,為未成年人開展心理服務2450例。
(記者 張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