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二陵是怎樣的景點?
南唐二陵位于南京市江寧區祖堂山南麓,包括李昪及其皇后的欽陵和李璟及其皇后鐘氏的順陵,是五代十國時期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于1950至1951年由南京博物院組織發掘,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唐二陵依山為陵,岡阜環抱,形勢甚佳,南唐江文尉和韓熙載設計。東為欽陵,西為順陵,二陵均為磚結構多室墓,早年多次遭到盜掘,但陵墓建筑完整。前者刻字填金,標明了陵名及下葬年代,后者有數以百計的男女宮中侍從俑、舞俑以及各種動物俑,為南方唐宋墓中所罕見。
南唐二陵發掘有600多件文物出土,其中玉哀冊、陶俑等尤為珍貴。玉哀冊記錄了封建帝后的祭文,也是判定墓主身份的主要依據。為研究五代十國時期的帝王喪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南唐二陵的布局結構是怎樣的?
欽陵的地下宮殿全長21米,分三進,中間通道有三個主室,兩側共有10個側室,均雕梁畫棟。前兩進為磚砌仿木結構;后進全以青條石建筑,規模最大。石門楣上浮雕的雙龍戲珠,神采飛動。門兩側石壁浮雕的武士雖然披甲戴盔,足登祥云,卻過于肥腴,一副懶散的樣子。這些浮雕剛出土時,涂金彩繪還光彩熠熠。石棺周圍浮雕著龍紋,是安放先主和宋氏皇后棺木的地方。墓室頂部繪有日月星辰,地面青石板上鑿刻著江河大地。
順陵建于北宋建陵二年(961),全長21.90米,寬10.12米,高5.42米。布局與結構和欽陵雷同而較為簡樸。全部是磚結構,沒有天象和河川圖象,也沒有石刻浮雕等裝飾。二陵遺物,有哀冊玉片、各種宮廷人物形象的陶俑和漆木、銅鐵、陶瓷器。哀冊玉片是判定墓主的主要依據,陶瓷片可作為研究五代瓷的標本。
順陵是五代南唐李璟的陵墓,它位于欽陵西側約百米處。陵墓規制略簡。李璟頗具文學才華,他的詞綺艷婉約,如“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等佳句為世人稱道。南唐二陵是在1950年發現的,因年代久遠,地面建筑早已不存。地宮雖在宋代就有人盜掘過,但仍出土了陶俑、瓷器、玉哀冊等600多件珍貴文物。